王安榮
(天津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天津 300387)
隨著當今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娛樂身心,感情交流的要求不斷增強,受各方面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體育需求、體育價值觀、體育活動方式等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通過對天津市高校大學生的體育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試圖找出天津市高校大學生在體育需求上的一些帶有規律性的變化特征,為推動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以天津師范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外國語學院、天津財經大學、南開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美術學院8所高校的部分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
調查內容:主要從大學生的體育需求、獲得體育知識的情況和體育課程內容資源開發的參與情況等方面進行調查。
效度與信度檢驗:為了保證問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對問卷進行了效度與信度檢驗。問卷的效度檢驗采用專家評判法。問卷的信度檢驗采用重測法。
調查問卷的發放和回收情況:在調查中采用“概率抽樣”中的“等距抽樣”的方法,同時為保證問卷的可信度,由任課教師在課堂上現場動員并提出要求,當場填寫并回收。學生調查問卷發放840份,回收816份,回收率97.1%,有效問卷808份,有效率96.2%。
對回收的調查問卷進行變量統計、編號,分別用Excel以及SPSS16.0統計軟件對問卷進行分析處理,統計方法主要涉及頻數統計、卡方檢驗和相關性分析。
體育課程內容資源開發的首要目標就是要滿足學生的體育需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就學生個體而言,不同年齡、性別以及不同地區的學生,由于各自的教育背景不同,其身心發展的水平如身高、體重、運動能力等有很大差異,對運動項目的選擇也不相同。對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大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

表2 大學生體育課中喜歡的運動項目的原因

表3 大學生希望獲得的體育知識

表4 大學生獲得體育知識的途徑
從調查情況看,男生喜歡的運動項目排在前6位的分別是籃球79%、足球68%、羽毛球51%、網球48%、跆拳道46%、游泳44%;女生喜歡的運動項目排在前6位的分別是:健美操86%、羽毛球78%、乒乓球65%、體育舞蹈51%、網球47%、游泳41%??梢?喜歡的體育項目呈現了多樣化、娛樂化的現狀,一些小球類項目和新興運動項目備受關注,如網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攀巖、輪滑等戶外運動;傳統的籃球、排球、足球也深受喜愛;跆拳道等搏擊項目受到青睞。而田徑、體操等項目受到冷落。天津市各高校也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愛好開設了一系列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進行教學。
通過男女對比分析:男生對對抗性、競爭性、富有刺激的項目比較感興趣,如籃球、足球、搏擊類等項目;而女生則偏重于健身、塑體、娛樂性的項目,如體育舞蹈、健美操、羽毛球等。經卡方檢驗P=0.001(小于P=0.05)成顯著性差異。這就要求各高校體育課程的運動項目開設上,充分考慮到男女生差異。如天津師范大學女生偏多,在體育課程安排上,就多班次開設女生喜歡的運動項目。
另外,由調查發現,學生對室內運動項目的喜歡程度明顯高于室外項目??梢?場地條件也影響著大學生的運動項目選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所高校師資、場地器材的限制,許多學生喜愛的項目都無法全面鋪開,產生了學生不斷增長的需求與學?,F實安排的不協調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天津市各高校加快場地器材建設并加大體育課程內容資源開發力度,以滿足學生不斷增長的需求。對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的原因調查結果如表2。
調查結果顯示,54.5%的學生因運動項目趣味性強的原因選擇了喜歡的項目,排在二、三位的是增強體能、促進健康占47.5%,健美體形、減肥或美容占40%,這說明“健康第一”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大學生的健康意識在增強。占38.6%的學生選擇了能展示自己的特長,說明大學生愿意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運動項目,因為對這個項目了解的多更容易培養興趣,有了一定的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易掌握。在體育課程內容資源的開發中對運動項目進行篩選和引進時,一定要從學生的需要和興趣考慮。
由調查可知,天津市高校學生希望從教師那里獲得的體育理論知識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運動技能知識占54%、鍛煉方法占50%、運動常識和保健知識占44%。值得注意的是,在訪問的學生中34.2%認為運動急救措施很重要,排在第四位??梢?學生們還是比較重視運動技能知識的掌握,但可喜的是也有很大比重的學生對鍛煉方法、運動和保健常識的理論知識比較渴求。與“天津市高校體育理論課講授的主要內容”的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大學生希望獲得的體育理論知識在體育理論課的講授內容中涉及的較少。(見表3)
“電子媒體給體育教師帶來了苦惱,帶來了歡樂,帶來了契機,也帶來了挑戰”?,F在的大學生生活在各種媒介的包圍之中,同時使他們開闊了視野,并從中得到娛樂,受到教育。同時也對傳統的體育教育做出了挑戰,也令體育老師們遇到了在教育中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大學生體育知識的積累有利于體育興趣的培養和體育參與意識和體育意識的增強。大學生平時知識資源的積累為參與開發體育課程內容資源提供了保障。(見表4)
統計數字表明,74.8%的大學生獲得體育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電子媒體(如電視、收音機、網絡等),49.5%的大學生在體育課上老師的講解是獲得體育知識的重要途徑,41.1%的大學生主要從印刷媒體(如報刊、雜志、體育教材)獲得體育知識。由此可見,媒體和體育課是大學生獲得體育知識的主要途徑,這就要求體育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知識,并且積極引導和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意識、習慣和能力,使他們能夠多渠道有目的、有意識的獲取體育知識。
隨著社會發展的進程,大學生對體育的認識也有了深刻的變化,大學生已經遠遠不滿足于現在體育課的形式和質量。思想趨向有著強烈主動選擇體育項目的要求,人們的體育鍛煉也由過去單純的身體練習向生物、心理、社會體育觀轉變,注意到群體意識和社會性的發展,愿意通過體育活動多角度、多方面來鍛煉和完善自己。體育課程內容資源開發的首要目標就是要滿足學生的體育需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就學生個體而言,不同年齡、性別以及不同地區的學生,由于各自的教育背景不同,其身心發展的水平如身高、體重、運動能力、對運動的興趣、愛好、態度、社會交往能力等是有很大差異的。大學生的興趣特點與其身心發展水平有密切的關系,大學生的興趣既深刻又穩定,常常表現出濃厚的感情色彩。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發展興趣,并能通過個人的意志努力克服困難,達到目標。
[1] 朱智賢.心理學大詞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258.
[2] 鄭雪.社會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26.
[3] 王慧琳.媒體,奧運,教育,影響[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106.
[4] 叢明新.世紀之交的體育改革與發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9:288.
[5] 李林.體育課程內容資源開發的理論與實踐[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42.
[6] 王慧林.大眾傳媒體育信息形響我國大學生體育生活的實證與理論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