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朝陽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對建筑行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施工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質量,所以對于建筑施工的管理越來越重視,建筑施工管理在整個建筑工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圍繞著施工管理展開,講述了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重點提出了優化方案,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行業;施工管理;優化方案
建筑施工管理是保證建筑質量的關鍵,只有明確建筑施工的目標,加強管理力度,才能促使施工進程的順利進行。在施工管理方面,重要的是對施工人員的管理,施工人員是施工主體,只有主體間相互配合,具備一定的施工技術,同心協力,才能夠將工程很好的完成。目前建筑施工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及時的解決。科技在進步,施工管理模式也逐步更新,我們不能落后,要不斷優化管理方法,必須將管理工作做好,保證工程質量。
一、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說現在的建筑施工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但是由于舊的管理理念根深蒂固,施工管理水平仍然達不到世界先進管理水平。施工管理中,只注重對員工的工作要求,而在人員的培訓方面有所欠缺,管理技術及理念也相對落后,施工管理仍然存在著相當多的的問題,下面來具體分析一下各方面問題。
(一)施工人員方面:目前建筑施工人員以農民工為主,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對工作的積極性也不高,不能夠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只是為了生存需要,這就導致了工程進程的落后,加大了對工程的施工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他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職業技能培訓,施工技術相對落后,這也使工程質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二)管理人員方面:除了施工人員以外,管理人員的素質提高也是管理水平提高的重點。管理人員是從事管理工作的主體,是執行者,作為執行者,就要做一個好榜樣,只有自身素質提高才能更好的進行管理工作。試想管理人員如果自身素質不高,缺乏職業技能,那么怎么去很好的執行管理工作呢?這樣以來,管理工作的失誤就阻礙了施工進程。
(三)安全方面:建筑工程最注重的就是質量,雖然企業追求效率追求最大化的利益,但是都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很多施工人員為了趕工期,導致工程質量有問題,從而引發工程事故,工程事故的發生不僅對人的身體造成傷害還直接影響了企業的聲譽,使企業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而且工程事故需要賠償,對企業來說又從何談起效率與利益,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要做好安全管理。
(四)技術方面:由于舊的管理理念根深蒂固,管理手段仍然停留在針對過去的施工工作,對現在的專業化施工已經不能夠適用,導致管理技術手段落伍,跟不上世界潮流,阻礙了管理工作的提高。管理理念得不到更新,使得管理手段老套、管理模式落后,整個施工管理工作沒有生機,缺乏積極性,缺乏創新意識。
(五)制度方面:執行施工管理工作,除了做好人員素質培養、安全管理、技術更新以外呢,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制度的制定,管理制度是進行管理工作的依據,是保證管理工作質量的關鍵。現在的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夠完善,各方面內容不夠詳細,尤其是對人員責任沒有明確的規定,導致施工順序打亂,施工責任不明確,施工效率相對較低。
二、優化建筑施工管理的方法
既然我們找到了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且了解到問題的原因,要優化建筑施工管理就要從問題方面入手,尋求新的途徑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保證建筑施工質量。
(一)施工人員方面:要保證施工管理的正常進行,首先要從被管理對象著手,也就是施工人員。作為施工人員一定要有過硬的職業技能,要具備專業的知識,能夠對工程的建設工作了如指掌,不僅要知道怎么去干,還要知道怎么干最好。除了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外,還要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將工作當成自己的工作,傾注自己的熱情。簡單言之,就是要提高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提高施工人員素質就要做好培訓工作,對施工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定期培訓,培訓內容不僅要涉及專業知識還要針對自身素質的提高,要以德服人,提高工人積極性。除此之外,適當的通過福利待遇等物質條件,調動工人的工作熱情。使施工人員能夠充分到感受到工作的受益,從而更好的工作。
(二)管理人員方面:作為施工管理的主體,要做到對每項工作的全面了解,只有對工程的各項內容都能了如指掌,才能去做好管理工作,所以在進行管理工作前,首先要加強對工程項目的學習,要學習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施工中的有關工作,主要包括對施工圖紙、施工技術、有關規則規范、施工順序、施工手段等內容。只要施工管理人員對工程做到了大體的了解,就能輕松的著手于管理工作。那在掌握一定的管理能力后,就要對施工人員進行管理工作,在管理中,技術技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做好管理工作光有技能不行,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只有建立一個好的人際關系,才能夠使管理工作順利進行,而且被管理人員才能更好的接受并改進。管理人員要注重科學管理,在以德服人的基礎上,對違反規定的人員給予處罰。
(三)安全方面:建筑施工的質量離不開施工安全管理,所以要保證建筑施工的質量,就要重視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傳統的管理模式一般都是事后處理,只是單純的善后工作,等到事故發生后才去解決問題,這樣以來,不但造成了人員傷亡也造成了經濟損失,對人對企業都不利。要解決這種問題,避免人員傷亡、降低經濟損失就要改善管理模式,要做好預防工作、監督工作。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在施工前就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不斷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在施工階段,要全方位的實施監督,對施工人員的工作細節要關注到,保證施工過程中盡可能的不出現問題。一旦發生事故,要盡快解決,保證受傷人員的救治工作,調節好施工進程,使施工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恢復原貌。總之,在安全管理方面,要本著預防為主的原則,做到防治結合。
(四)技術方面:要提高施工管理水平,跟上世界發展的腳步,就要提高施工管理技術手段,而提高技術手段要以先進的理念為前提。因此,我們需要不斷更新管理理念、不斷提高管理技術手段。有條件的組織人員對外學習,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手段,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學性,摒棄以往的單一模式,從多方面考慮,學習先進的管理手段,要做好“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內容要有相應的管理手段,讓建筑的施工管理水平達到先進水平,實現智能化管理。
(五)制度方面:制度體系是管理工作的依據,我們必須將管理制度體系進行完善,解決管理制度中出現的問題,對各方面內容進行補充,使內容完整明確、清晰易懂。
三、總結
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在施工階段的管理工作,不僅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作為管理人員要不斷的提升自己,利用先進的管理模式,科學合理的進行管理制度的制定。在建筑施工中,各部門人員要互相配合,互相理解,共同為建筑工程出謀劃策,同時,在建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的解決,做好施工安全的防護工作,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化發. 建筑施工管理的探討[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31)
[2] 王龍飛. 如何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 科技風. 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