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鴻飛/編譯

地球有了自己的黑洞。海洋中的漩渦狀水體從數學計算的角度等同于宇宙奇點附近的反常區域。此項發現的意義遠不止滿足了人類的好奇心:這些漩渦或許能夠幫助減緩氣候變化。
海洋漩渦旋轉成渦并吸入數十億噸水,其中夾雜著各種海洋碎屑和海洋生物。但由于海水不斷地翻騰,很難梳理這些混亂的漩渦。要想知道漩渦運送的水量,以及它們對氣候可能產生的影響,我們需要找到方法確定漩渦的邊界。
為了發現這些漩渦,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喬治·哈勒教授(George Haller)和邁阿密大學弗朗西斯科·寶龍-維拉教授(Francisco Beron-Vera)研發了一種數學模型,找出了漩渦傳送帶似的邊界和黑洞周圍特殊區域之間的相似性。在這個所謂的光子層里,光被困在繞著黑洞旋轉的環形體中。
哈勒教授說:“從廣義相對論的角度,載水漩渦的邊界與黑洞周圍區域的微分方程相同?!?/p>
接著,他們利用該數學模型,通過對海水流速的衛星測算,在非洲沿岸的南大西洋確定了七個先前未被發現的黑洞漩渦。
以前的研究表明,這些被稱作厄加勒斯環流的漩渦可以將溫暖的海水向北傳輸,從而遠離南部海冰。這樣一來即可減緩海冰的融化,同時給海洋降溫并減少海水的鹽分,以此影響全球洋流,進而影響天氣。
新的黑洞模型有助于重新限制向北流動的溫水。哈勒教授說:“我們的工作本身不解決這個問題,但可以提供新技術?!?/p>
該模型的局限性在于它將漩渦的邊界定為一個平板環,因為衛星無法捕捉到水面以下的活動。這就會出現一個主要的問題,即測量漩渦的深度,這是研究小組最近正在著手的方向。哈勒教授表示:“研究深度對于計算漩渦攜帶的整體水量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