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海陽市財政局 山東煙臺265100)
社會責任會計主要研究如何更好地維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會計學和社會學的有機結合,同時運用會計特有的計量方法,對企業的經濟活動所帶來的社會損害和社會責任進行反映和控制的學科,也是會計學的新分支。
(一)社會性原則。企業應從經濟主體、社會主體兩方面綜合、辯證地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這不僅是企業社會價值的體現,還是社會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監督和檢驗,使政府能更好地了解企業為社會所做出的貢獻。
(二)真實性原則。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應是真實而非虛假的,要經得起公眾和政府的檢驗,不能向社會隱瞞和造假。
(三)相關性原則。企業應保證披露的信息是與利益相關者和企業決策相關的信息,這也是證明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是否有價值的依據和標準,也是信息披露的目標。
(四)充分性原則。由于企業和利益相關者聯系的重要手段即為信息披露,因此企業要保證其披露的信息完整充分、讓人信服。企業不僅要披露自己因履行社會責任給社會帶來的福利和優惠,也要披露自身因未履行相應的責任給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
(五)一致性原則。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內容和模式應保持一致,不同企業之間應具有可比性,從而提高披露信息的使用效率。
(六)自愿性和強制性原則相結合。我國由于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起步晚,缺乏統一、完善的披露準則和制度,加之社會責任信息多樣且復雜,這使得我國應實行自愿性和強制性相結合的原則。
社會責任會計要素信息及社會責任績效信息是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要披露的內容,這種劃分方式的制定是由于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表現形式多樣、領域范圍較廣。該劃分方法要求企業不僅要從社會責任會計要素信息即財務目的方面披露,還要從社會責任績效信息即履行社會責任取得的業績和成果進行說明。我國對企業社會責任制度的建設首先從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問題入手,隨后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規范性文件以及政策法規。2002年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治理準則》,要求上市公司在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還應重視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不能忽視環境保護、公益事業以及所在地區的福利等問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同時指出,上市公司不僅要積極主動地承擔社會責任,還要定期地披露報告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
結合國內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文件以及以往學者的分類,社會責任會計信息可以概括為: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包括污染治理、節能減排、環保投入等;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方面,包括產品質量、服務態度等;員工權益維護方面,包括生產安全、工資保障、失業安置等;社區利益方面,包括社區安全、社區污染等;社會福利事業的貢獻方面,包括公共安全、慈善公益事業等;其他方面,包括保障股東權益、保障債權人權益等。
目前,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不僅內容少,且信息披露質量不高,幾乎沒有一個企業將與自己相關的社會責任內容進行全面披露。相當多的企業只是詳盡的報道對公司有利的信息,而企業關于污染環境、影響社會等的負面信息披露比較匱乏,無法滿足相關方面對企業社會責任情況的需求。從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可以看出,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很多問題。第一,企業和企業之間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要求不盡相同,沒有統一的披露準則。第二,披露的內容不充分。一些企業在會計報告里只披露了企業已經履行的社會責任,而避而不談自己未履行的社會責任,使得企業披露的社會會計信息實用性很低。第三,披露的形式單一,大部分企業以文字敘述的方式來披露自身的信息,這很難滿足信息使用者龐大的信息需求,這種披露方式亟需改變。第四,披露的社會會計信息和常規的會計事項一并反映,缺少單獨列報,使企業披露的信息模糊,不能清晰、明了地反映出信息使用者用于準確評判企業的有用信息。
究其原因,一是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相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國的一些法律法規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差距和空缺,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計信息帶來了較大的障礙。二是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差。在披露工具方面,缺乏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進行獨立報告的意識。由于公眾的社會責任意識較低,導致企業只注重追求最大的經濟利益而對社會責任的承擔和履行上有所輕視,許多企業并非積極主動地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三是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成本高。由于內容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使企業在提供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時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社會調查,并且由于方式不統一,使得企業間缺乏方便的調查方法,效率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調查成本。成本高則意味著支出多、盈利少,企業自然不會積極的自我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
(一)深入研究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基本理論。多元的社會責任會計方法體系,復雜的核算對象以及難以突破的計量方法,令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思想無法運用到社會責任會計體系中,直接造成盲點的出現。只有深入研究社會責任會計的理論,積極探討出現的問題,解決計量等沒有解答的問題,才能突破會計信息披露的障礙。
(二)完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披露質量。政府應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來明確規定企業所需履行的義務和享有的權益,讓企業有法可依,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義務;將強制和自愿原則結合起來制定披露制度,使信譽好的企業主動積極披露,同時也使信譽差的企業被迫披露其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會計準則應對企業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基本內容、方法和披露形式進行統一的規定。
(三)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披露主體是企業本身,因此,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意識的高低關系著企業承擔其社會責任的多少,加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能使企業更加清楚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讓企業更積極地執行社會責任,主動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讓政府和社會更好地監督和支持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