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學院商學院 浙江麗水 323000)
為了刺激投資、擴大內需、提振經濟,我國從2009年1月1日開始實行消費型增值稅。至今,消費型增值稅實施已有四個納稅年度,其實施效果以及對地方宏觀經濟的影響值得關注。本文以浙江省麗水市為例,采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工業投資、地方產業結構、地方就業和地方財政四個方面出發,對增值稅轉型對地方宏觀經濟的影響進行分析。
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政府的投資,未能從降低市場本身投資成本和提高投資預期收益出發,帶動市場經濟內部的投資需求,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增值稅轉型后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允許抵扣,計入投資成本的金額有所減少,理論上可以縮短企業投資項目的回收期和增加投資凈現值,從而對企業投資決策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由于不同類型企業的資產結構不同,增值稅轉型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程度不盡相同。資本密集型企業的資本有機構成較高,其資產中固定資產所占比例重大,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后,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帶來的投資成本節約效果較為明顯,有利于促進企業加大對設備和技術的投入力度。然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資本有機構成較低,企業資產中固定資產所占比例較少,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后,折舊額減少所帶來的利潤增加數額不多,投資收益率的提升幅度比較有限,影響投資決策的力度也較小。
從麗水市2008年至2012年工業投資金額的統計數據來看,2009年工業投資的金額為87.21億元,與2008年的91.93億元相比,沒有增加,反而下降了5.1%。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經濟危機爆發后,我國經濟也受到嚴重的影響,2008年經濟增長出現大幅度的下滑,企業對經濟發展的信心不足;二是企業對新政策反應具有滯后性,新政策要經過一段時間實施后,效果才能得以顯現。從2010年開始,增值稅轉型對投資的積極影響凸顯。麗水市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工業投資金額分別為 98.51億元、118.86億元和 156.87億元,環比增長幅度分別為13.0%、20.6%和32.0%,工業投資金額的增幅快速加大。另外,投資決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也是各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增值稅轉型只是起積極影響作用的因素之一,不是對投資決策起決定性影響的因素。
從麗水市2008年至2012年產業結構情況看,產業結構呈“二三一”狀態,三產業呈如下發展趨勢:第一產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第二產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基本穩定。其中,2009年第二產業所占比重有明顯的下降,主要是受國際大環境影響,由我國經濟發展步伐放緩造成。根據有關學者的測算,人均GDP在800至4 000美元的地區,三產業結構合理的比例為9.79︰35.55︰54.66。
從表1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目前麗水市產業結構非常不合理,第二產業所占比重過高,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接近50%,在2011年和2012年甚至超過了50%,大大超過合理比例35.55%;第三產業所占比重過低,在40%左右徘徊,遠低于合理比重54.66%。同時,深入分析麗水市第二產業可以發現,盡管該產業所占比重較大,但普遍企業規模小而散,經營粗放、工藝技術水平落后、高科技發展緩慢、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由于目前我國增值稅征稅范圍主要局限于第二產業,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增值稅轉型后,第二產業比重逐步上升,甚至超過了50%,加劇了麗水市三產業結構的不合理。2012年12月1日,浙江省正式進入“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納入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增值稅轉型也將對這部分行業產生影響。隨著增值稅征稅范圍的不斷擴大,增值稅轉型將逐步起到優化產業結構的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企業人力資源的成本不斷升高。同時,增值稅轉型有利于企業加大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從企業角度看,這兩個因素會導致就業出現以下變化:一方面,增值稅轉型使機器設備的成本相對有所降低,上漲的人力資源成本與有所下降的機器設備成本之間,企業更愿意選擇用機器設備代替人工;另一方面,由于設備更新和技術進步,企業將淘汰一部分技術水平不能滿足要求的員工。因此,從理論上看,短期增值稅轉型將減少企業提供地方勞動就業的機會。但是,地方就業的總體情況不能單單考慮個別企業提供的勞動就業機會的多少,還要考慮提供就業機會的企業數量,所以增值稅轉型對地方就業到底產生哪些影響要結合這兩方面的因素考慮。
從麗水市2008年至2012年地方就業數字看,2008年至2010年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 3.9%,2011年、2012年逐年下降,分別為3.6%和3.3%。地方就業總體情況并未因為增值稅轉型對單個企業的影響導致城鎮登記失業率增加。經筆者查詢,僅可以獲得工業企業單位數的數據,而缺乏企業總體數量的統計資料,因此無法結合企業數量就增值稅轉型對地方就業影響進行分析。但是,增值稅轉型會減少單個企業提供的就業機會是毋庸置疑的,雖然不同類型的企業減少的就業機會數量并不一致,例如資本密集型企業減少的就業機會比勞動密集型企業更多。
從企業角度來看,消費型增值稅允許抵扣外購固定資產價值中所含的進項稅款,在銷項稅額不變的情況下,進項稅額增加,應納增值稅稅額減少;增值稅稅額的減少,引起以其實際繳納額為計稅依據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的減少;由于購入固定資產價值中所含的進項稅額得以抵扣,故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減少,每年計提的折舊費用也減少。假如企業稅前利潤非負,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稅前利潤將增加,因此企業繳納的所得稅額將有所增加。所以,增值稅轉型引起的稅收變化額由增值稅減少額、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減少額及企業所得稅增加額共同導致。從理論上來看,短期之內由于前兩項減少額之和大于企業所得稅增加額,會導致稅收收入下降。但從長期來看,如果企業能將少繳納的稅收額用于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提升經濟增長水平,增加企業的經營利潤,最終也會導致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稅收收入增加。同時,由于增值稅屬于中央地方共享稅,地方財政只享有較小的分成比例,地方政府對增值稅的依賴性較弱,因此增值稅轉型對地方財政產生的影響較為有限。
從麗水市2008年至2012年地方財政收入和增值稅收入情況看,兩者之間的變化步伐并不一致,可見增值稅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的相關性較弱。從總量上看,2008年至2012年地方財政收入一直穩步增長,沒有出現理論推斷中的因受增值稅轉型影響而有所下降。從增幅上來看,2009年至2011年增幅持續上升,特別是2010年增幅突然從3.51%大幅上升到20.10%。但到2012年增幅有所放緩,為12.64%。同樣2008年至2012年增值稅收入總量也呈現出一路上升趨勢,并沒有受轉型影響而減少。但其增幅比例變化突上突下,2009年和2011年增幅超過15%,分別是15.15%和17%,但2010年和2012年增幅卻落回10%左右,分別是10.08%和9.42%。
綜上所述,經過四年多的改革實踐,增值稅轉型可以促進企業的投資,加劇產業結構的不合理,減少單個企業提供的就業機會和減少地方財政的收入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體現。但結合浙江省麗水市工業投資、產業結構、地方就業及地方財政收入四個方面的數據,可以發現現實的變化和理論推導的結果之間存在一定的出入。這是由于現實情況較為復雜,對工業投資、產業結構、地方就業及地方財政收入的影響因素較多,增值稅轉型僅是其中的一個影響因素,且并非主要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