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浙江杭州310018)
近年來,我國服裝紡織業出口創匯成績顯著,2013年2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進出口貿易額達178.6億美元,同比增長52.9%,其中出口164.8億美元,同比增長69.7%。盡管服裝紡織業整體開始出現趨穩態勢,各項指標也有所好轉,但是服裝紡織產業鏈從上游原材料制造到下游終端銷售的復蘇情況迥異,全行業需較長時間才能進入真正的復蘇階段。與西方發達國家的上市公司相比,我國上市公司一直對無形資產不夠重視,而現在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僅是有形資產的競爭,更主要的是無形資產的競爭,無形資產已經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自20世紀70年代實證方法引入無形資產領域研究以來,有關無形資產價值相關性的研究越來越多,與行業相結合進行研究也逐漸受到關注。
國外的研究主要有Barron等研究了無形資產與分析師盈余預測的信息特征之間的關系,發現分析師盈余預測的一致性程度與公司的無形資產水平呈顯著負相關,認為針對擁有高額無形資產公司的盈余預測中包含了相對更多的私人信息,這些私人信息是指某一特定分析師所獨有的有關公司未來盈余的信息。Barth和 Clinch(1998)對 1991-1995 年澳大利亞上市公司的研究發現,無形資產的重估價值與股票報酬率和股價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國內的研究主要有薛云奎、王志臺對1995-1999年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的A股上市公司相關數據進行研究,檢驗了無形資產的價值相關性,檢驗了我國投資者對無形資產定價以及信息披露的認識。吳剛通過描述性統計分析發現了無形資產逐年遞增的趨勢,并且通過對制造業公司的無形資產價值相關性檢驗,得出了無形資產對制造業公司主營業務利潤具有正向顯著貢獻的結論。趙敏、朱黎敏對上市公司無形資產與公司價值、績效關系進行研究,認為每股無形資產與股票價格呈顯著的正相關,無形資產具有價值相關性,無形資產對公司業績的貢獻是顯著正相關的,對上市公司創造價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國外的研究主要有Aboody&Lev(1998)考察了 1986-1995 年期間168家軟件公司后發現,每年資本化的軟件開發成本與公司的股票回報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Lev和So ug iannis(1996),分 別 從 研 發 費用和軟件開發成本的資本化處理角度,分析了資本化數額的價值相關性問題,發現在研究開發支出密集度比較高的產業中,會計信息的價值相關性是有限的。國內的研究主要有田昆儒、萬翔通過對中國運輸倉儲業和信息技術業上市公司進行抽樣,考察不同的無形資產構成要素與公司經營業績的相關性,研究發現不同類別的無形資產與公司業績的相關性不同,技術含量較高的無形資產對信息技術業公司業績的影響相對較大,技術類無形資產的作用逐步增強與體現,甚至最終取代使用權類無形資產,成為無形資產最重要的構成要素。趙敏對上市公司無形資產行業特征、內部結構與公司績效關系進行研究,認為無形資產對公司績效呈顯著正相關,但是因為不同行業有各自的行業特征,無形資產對上市公司績效的影響存在明顯差異,并且影響的程度因行業特征有所不同,不同類別的無形資產在不同行業中發揮了不同的效用。
這些研究結論和成果對我國企業更好地利用無形資產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充分肯定既有研究成果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對無形資產的許多問題上還有待進一步的強化。本文將無形資產和服裝紡織業相結合,來進一步研究我國服裝紡織企業無形資產的管理現狀,這對服裝紡織業的發展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本文以2009-2012年為研究區間,深滬兩市A股上市公司中服裝紡織企業為研究對象,為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剔除了虧損的、無形資產明細資料不齊全和無形資產凈額最終為零的上市公司。
本文有關各類無形資產的明細信息,來自于中國證監會指定信息披露網站——巨潮資訊網中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財務報告及其報表的附注信息。數據處理采用Excel和SPSS 17.0統計軟件。
通過對企業中無形資產絕對值和相對值的描述性統計,可以看出隨著社會的發展無形資產在企業中的發展趨勢,詳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服裝紡織業的無形資產凈額的極大值、極小值和均值的絕對數一直呈增長的趨勢,2012年均值達到了9 359萬元,比2009年增長了15.79%,均值占總資產比重的相對數也從2.18%提高到3.09%。由此可以看出無形資產在企業總資產中所占的比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服裝紡織業無形資產的規模不斷壯大。由此可以得出,企業加大了對無形資產的投入,越來越重視無形資產的構建。從表中還可以看出,各年度無形資產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差距很大,而這種差距呈逐年上升趨勢,從2012年開始,無形資產極大值與極小值之間的差距上升到30 839萬元以上,說明無形資產凈值分布不均勻現狀的趨勢加大。這種趨勢可能是由于各企業之間不同的發展規模造成的,同時也反映出服裝紡織企業之間無形資產發展差異較大,分散不集中,沒有形成共同發展的趨勢。

表1

表2 主營業務利潤對無形資產的回歸分析
參照 Aboody.Barth&Kasznik(1999)在研究英國上市公司固定資產的重估價值和企業經營業績之間的關系以及Aboody&Lev(1998)在檢驗無形資產的價值相關性采用的方法,以及薛云奎、王志臺(2001)檢驗我國上市公司無形資產對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的貢獻所采用的方法,本文用下列模型來檢驗樣本公司無形資產對經營業績的貢獻程度:
OPINCti=α0+α1PPEti+α2INTANti+α3OPINCt-1+α4CSti+α5ASSETti+εti
其中,t=2009,2010,2011,2012;i=1,2……50。OPINC表示第t年的主營業務利潤;PPE表示第t年末的固定資產凈值;INTAN表示第t年末的無形資產凈值;OPINC表示t年末的資產負債率;CS表示控制公司資本結構和成長性的影響;ASSET為t年末總資產的對數,控制公司規模對經營績效的影響;ε表示殘差項;α0為常數項;α1、α2、α3、α4、α5為回歸系數;t表示年度;i表示樣本公司。
無形資產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其作用和價值有可能遠遠超過有形資產,可創造出巨大的效益。以無形資產參與競爭,獲取收益是當今國際經濟技術發展的大趨勢。本文采用上述模型來檢驗無形資產對樣本公司主營業務利潤的貢獻,從而反映出服裝紡織業無形資產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并提出如下假設:無形資產對主營業務利潤的貢獻是顯著的、正向的。
從服裝紡織行業的擬合優度看,線性回歸的效果還可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見表2。從T檢驗結果上看,自變量固定資產凈額、無形資產凈額、上期主營業務利潤、資產負債率及總資產對數對主營業務利潤的回歸系數都通過了T檢驗,都是顯著的,因此研究假設成立。這說明各年度的無形資產對同期主營業務利潤的貢獻是顯著的、正向的。
在服裝紡織企業中,無形資產的存在具有重要的作用,從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無形資產對主營業務利潤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在本文的研究中,未將行業無形資產的各個構成要素逐一分析,但無論是土地使用權,專利、專有技術,還是商標使用權和研究費用,對服裝紡織業的盈利都具有不可否認的作用。只是服裝紡織企業無形資產的行業特征不是很明顯,但服裝紡織行業的任何企業都需要車間廠房、土地、技術、商標和研究開發費用來支持運轉,給企業帶來盈利。因此,得出這樣的結論也是必然的。
服裝紡織業雖然在無形資產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無形資產總體的管理水平不容樂觀。因此,服裝紡織業的無形資產管理應根據自身管理存在的問題,采取具體可行的方案,提高企業無形資產管理的能力。
1.增強對無形資產的管理意識。無形資產是企業長期投資積累的技術知識、顧客的認知和信任程度,加強無形資產管理是知識經濟時代對企業管理提出的迫切要求。企業應根據自身成長的不同階段制定無形資產管理的方案和策略。利用證券市場,打造企業品牌,同時配合各種媒體等多途經、多手段廣泛宣傳企業的產品并提高良好的服務,獲得公眾了解、信賴和興趣,樹立企業的知名度。同時要以技術進步為基礎,以品牌建設為導向,拓展營銷渠道,化無形資產為有效的經濟效益,達到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品牌形象,培育和增加無形資產價值的目的。
2.加強無形資產的權益管理,提高無形資產的保護能力。目前我國企業對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意識仍然比較淡薄,商標注冊滯后于外國,因而在進出口貿易中常常發生因出口產品侵犯外國專利而遭索賠的現象。因此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無形資產權益,及時準確的把握和運用優先權原則,利用國際公約,來提高對無形資產的權益保護。
3.加強無形資產運營能力,實現企業低成本擴張。我國服裝紡織上市公司的規模不同,無形資產的擁有量和掌控能力也有較大的差異。因此,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采取適當的措施來提高無形資產的運營能力。規模小的企業,主要是依靠外部無形資產的力量;有一定規模、掌握一定無形資產的企業既要強調內部無形資產的運用,又要依靠外部無形資產的力量。同時企業還要根據自身的規模和特點,從延伸品牌價值和融資策略上來實現無形資產的運籌和謀劃,從而提高無形資產的創造能力,促進其可持續成長。
4.加強無形資產創新與拓展,增強企業自主生產能力。目前我國知識產權的創造能力還不強,知識產權的擁有量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無形資產的創新與拓展顯得比有形資產的積累更為重要。企業應在創新與拓展上下功夫,在觀念、組織、技術和管理方式上不斷革新,以新知識、新觀念引導生產與消費,來滿足多元化消費的需求;以市場多元化需求整合擴充企業規模、生產和經營方式,來建立高效率、高彈性的營運網絡;以重視知識和智力投入,實現終身學習機制,提高職工素質,來迎接知識經濟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以新產品的開發和新知識的發明創造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來增強企業自生能力。只有不斷地創新與拓展,無形資產才能不斷發揮其效用,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