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崢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化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由此,企業逐漸將信息化引入現代管理體制中,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掌握戰略優勢。企業管理必然會經歷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信息化管理能進一步推動企業的發展壯大。本文就目前企業管理的現代化進行了分析,全面闡釋了信息化對企業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并就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 企業管理;信息化;作用;問題;途徑
企業逐步改進管理模式,將信息化引入企業管理的環節中,能促進企業的跨越式發展。所謂企業信息化,即實現企業生產、銷售和服務等方面信息的交流和共享。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企業的競爭也由傳統的技術、資金、人才競爭轉向信息化管理能力的競爭。企業信息化管理的能力越強,就越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1 我國企業實現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義
1.1 實現企業管理的現代化能提高企業管理的效率
企業不斷創新管理模式,積極引進信息化管理,能推動企業的跨越式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企業不斷推進信息化管理模式,會促使企業管理層不斷解放思想,積極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改變陳舊落后的管理方式,推動企業的管理創新,有效提升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二)企業實施現代信息管理,會引入SCM、ERP、CRM等一系列新型信息管理系統,這些系統能實現公司各項業務的有機統一,有效推進企業的健康協調發展,加強企業各部門之間的交流合作,能從宏觀上提升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管理的效率。
1.2 能全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推動了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現在,各企業為了增強核心競爭力,不斷引進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將競爭中始終保持戰略優勢。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不僅要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還要進一步完善企業管理。實現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要不斷引進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以現代化管理技術武裝企業,實現企業間的交流合作,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有效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由此可見,企業要不斷完善自身經營管理模式,積極引進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1.3 管理信息化是與國際企業接軌的具體體現
中國加入WTO以后,國內企業隨之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創新經營管理模式,加強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與國際市場的接軌。調查表明,我國企業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相對比較晚,企業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企業投入到信息管理的比重較低。由此可見,我們必須積極引進信息化管理技術,提高國內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促進國內企業的發展。
2 當前我國企業管理信息化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重視力度不夠
據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缺乏對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認識,對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重視力度不夠。很多企業對信息化管理的認識模糊,企業經營管理者也缺乏系統的信息管理培訓經驗,在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嚴重影響了企業工作效率的提升。
2.2 未及時轉變觀念
長期以來,國內企業采用落后的經營管理模式,管理體制改革的進程相對緩慢,由此阻礙了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更新,所以企業管理者需要及時轉變觀念,改變傳統的業務流程,積極引進信息化管理模式,促進企業的發展。
2.3 未充分應用網絡
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很多城市都有健全的基礎網絡體系,使用電腦處理事務的企業和個人數量呈遞增狀態,大量企業都有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系統。但是,我國很多企業缺乏先進的企業網絡管理意識,網絡服務的層次不高,沒有實現網絡資源的充分利用。有的企業為了適應形勢的變化,建立了專門的網站,但是由于人員配置不足,導致網絡管理跟不上企業發展需求。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網絡技術相對落后,在開展商務活動時很難充分利用網絡,由此嚴重阻礙了現代信息技術在我國企業的推廣。
2.4 信息技術條件相對落后
目前,現代信息技術廣泛被利用,高校培養了大量信息技術的專門人才,為企業實現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信息技術產品不斷更新,由此導致信息技術產品的價格不斷降低,促進了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產品的信息化軟件開發水平較低,我國信息化管理水平還存在相當大的缺陷,高素質的技術人員相對缺乏,使得服務器、終端、交換機等領域的管理人員嚴重短缺。經過最新研究表明,我國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企業很難實現后期的維護和協調,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現代化管理進程,不利于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影響了企業經營管理的創新。
2.5 企業信息化管理投資相對匱乏
目前,我國企業逐漸增加了信息技術的資金投入,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不斷邁上正軌,但是縱觀全局,我國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占總投入的比重相對較低,信息資源仍處于相對緊缺狀態,與國際先進企業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嚴重制約了我國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進程,不利于優化企業經營管理模式。
3 推進我國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措施和途徑
經過分析研究,我們對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我們要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就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經營管理策略。我們在進行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企業應該制定科學的管理對策,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為了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的進程,我們應該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充分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實現企業信息化管理的穩步推進。
3.1 企業應放眼未來,制定長遠的信息化管理目標
企業應該放眼未來,充分認識到企業信息化管理進程的艱巨性和長遠性,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管理。企業經營管理者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未來的企業要實現自身的發展,必須加強與其他企業的相互合作,同時又要相互競爭,建立共榮共存、而又相互獨立的企業關系。企業為了推動自身的發展,要借鑒成功企業的案例,認清自己的發展道路,充分認識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技術和科技方面的支撐。同時,企業要實事求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發展規劃,完成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實現企業的信息化管理。除此之外,企業要創新經營管理觀念,協調好企業核心業務與信息化管理的矛盾和沖突,實現信息化管理與企業發展規劃的有機統一,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由此可見,企業管理者要制定切實可行的信息化管理目標,促進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3.2 充分發揮政府對企業的推動作用
政府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加大對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扶持力度,為企業提供堅實的人力、物力、技術支持。同時要加強對高等學校的管理,明確其人才培養目標,實現信息化技術與現代管理技術的有機結合,為企業培養信息化管理人才,保證企業有足夠的人才儲備,為企業發展解除后顧之憂。由此可見,企業要不斷解放思想,及時轉變管理理念,推動企業的管理現代化建設。
3.3 保證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對核心業務的支持
企業要加強對資金的利用,在推動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進程中,合理利用企業資金,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企業要取得長遠的發展,一定有支撐自己發展的核心業務,核心業務的發展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所以,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要處理好企業核心業務與信息化管理體系的關系,促進企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動企業的跨越式發展。企業管理者要加大對核心業務的監管力度,為員工創造適合其發展的有利條件,實現核心業務與信息化建設的同步發展,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3.4 保證決策的科學性
企業在制定信息化建設目標時,要審時度勢,保證信息化建設的科學、合理。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要認清企業的發展形勢,明確信息化建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實現企業各個環節的優化。由此,企業經營管理者要對自身形勢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綜合考慮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資金情況等,及時妥善處理各種突發狀況,規避信息化建設進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同時,企業要加強決策的科學性,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成果,科學分析企業面臨的現實狀況,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占據優勢地位。除此之外,企業可以依托第三方咨詢機構,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發展策略,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統,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有計劃、有步驟進行,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4 總結
信息化管理是一項龐雜的系統工程,企業要實現信息化管理任重道遠。眾所周知,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是網絡技術充分發展的產物,它的出現適應了現代企業的發展需求,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而且,推動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能有效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企業要不斷加快建設信息化管理的步伐,推動企業的跨越式發展,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文黎;我國工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蘭州大學;2011(04)
[2]王春生;企業管理信息化問題與對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2(12)
[3]劉秉政;現階段我國高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華東理工大學;2013(04)
[4]洪杰;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