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然
《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探究是科學學習的核心,它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
學,同時也是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徑。下面結合自己在科學課堂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簡單談一談自己的一些淺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快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迸d趣是所有學習活動的推動力,又是激發創造性思維的催化劑。
二、以學生活動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p>
在教學《七色光》一課導入時,我首先播放課件彩虹的多姿多彩,并配以相應的情境小詩,然后引導學生回憶討論看到彩虹的情境,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提出對
彩虹感興趣的問題。
三、激勵評價,培養自主探究情感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傳授知識,而在激勵、喚起和鼓舞?!痹谌说男撵`深處,都渴望被贊揚,被承認,兒童亦如此。一句贊美的語言,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欣賞的微笑,都會激起學生心底強烈的探求欲望。
總之,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創新意識的一種積極有效的教學模式,因此,在科學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片自主學習、探究的天地,讓學生真正成為科學探究的主體,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天山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