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佳
剛接手初一六班語文課時,我充滿了極大的熱情和信心。我總在思量:語文是多么接近生活、多么美妙的學科,我要讓學生享受語文帶來的歡樂。然而,幾節課下來,事情完全不是我預料中的那樣。他們基礎太差,有的連標點符號都不會使用,課堂中能積極動腦發言的學生微乎其微。
最近從學生的日記中了解到他們的學習壓力大、生活很枯
燥。我想,不如趁著鳥語花香、草長鶯飛的好時光,花兩節課時間帶他們走進春天。當我把這一想法告訴給學生們,他們頓時歡呼
雀躍。
在活動前,我把主題定為“享受春天,品味生活”,并為這次活動做了充分的安排。
這一天終于到了。學生們手捧語文書,早早地來到山腳下的操場邊,集合、整隊、點名,然后朝著預定的目的地進發。上山的途中,學生們秩序井然,六十四個學生就好像六十四個音符,在山間躍動。這個龐大的隊伍毫不費力地登上了一座小山頂上——我們的目的地。
片刻自由休息之后,我叫學生們圍成一圈,盤腿坐下,閉上雙眼,靜靜地呼吸和聆聽,用心感受此時此刻的心情。兩分鐘后,我問孩子們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他們全沒有課堂上的拘謹,都爭先恐后地說:“我聞到了花香!”“……草香!”“……泥土香!”“我聽到了風聲!”“我聽到了……”他們表達的欲望極強。接著我讓他們暫時散開,放眼眺望,盡情地欣賞春天的美景。頓時,小山沸騰了起來,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組,你指這兒,我指那兒,有的高興地跳著,有的叫著,好不開心。十分鐘之后,我又叫他們歸隊圍成圈,讓他們用一段話描述所看到的景象,一個平常作文很困難的男孩子脫口而出:“綠油油的麥苗,金燦燦的菜花,彎彎的小河,新修的水泥路,快完工的新橋……”博得同學們一陣熱烈的掌聲。看得出來,學生做了細心的觀察。
趁著他們高漲的熱情,我把他們帶回了蒙田的《熱愛生命》,畢淑敏的《提醒幸福》,朱自清的《春》……當讀到張曉風的“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的時候,學生們的臉上溢滿了幸福的笑容。
后來我們一起唱起《春天在哪里》《春之歌》……很巧,那天有個女孩過生日,孩子們又拍手為她唱起了《生日歌》,那女孩羞怯激動地鉆進了同伴的懷里……撒滿陽光的山坡上飄蕩著孩子們愉快的歌聲。
課間自由休息時,許多同學用樹枝、野草編織成各式各樣的頭環戴在頭上。一個女孩從我身后竄出來,笑吟吟地給我戴上她親手編織的頭環,跳著跑開了……
第二節課時間,我針對班上的早戀現象,和他們聊起了“早戀”。面對這樣敏感的話題,我原以為他們會保持沉默,結果出人意料,他們很大方地談起了自己的看法,有認為早戀好的,有認為早戀不好的。我舉了幾個例子談了自己的觀點,與他們分析早戀的弊大于利。孩子們聽得很安靜,似乎都在思考著什么。
“來,咱們來搞挑戰賽吧!”孩子們頓時又從沉思中活躍起來,于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男孩子們進行掰手勁比賽,他們趴在草地上,憋足了勁兒,漲紅了臉,各有各的支持者,“加油”聲直沖云霄。女生們則進行踢毽子比賽,女孩們身姿優美地搖擺著,毽子在腳尖上下飛舞……比賽中有個男孩子學著卡通人物滑稽的聲音和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于是,笑聲裹著花香醉了,我們的心兒也醉了。
到了文藝表演時間,我班小歌星張文科是少不了要露一手的,還有愛唱愛跳的鄧愛華、黃蕾等也分別獻上了精彩的節目,我也在學生們熱情的歡呼聲中跳了一支擱置多年的印度舞,唱了一段《親愛的中國我愛你》。和學生們在一起,我仿佛又回到了遠去的學生時代、那令我魂牽夢繞的學生生活。
兩節課時間倏然而過,我和孩子們帶著意猶未盡的心情下山了。途中幾個女孩偷偷走到我身邊,用央求的口氣問到:“王老師,以后還帶我們到外面上語文課嗎?”我笑著點點頭。“王老師萬歲!”那幾個女孩歡叫著跑了。
第二天,我們學習了《傷仲永》,課堂氣氛與往日有極大的差異。孩子們上課積極了,敢于發言了,思維也開闊了許多。我心中暗喜,原來個性得到張揚后,學生的潛能方可得以挖掘,學生的積極因素才能很好地調動。新課程的理念不就是提倡充分地“以人為本”嗎?可見,讓學生走出教室,走近大自然,釋放壓抑的心情,大有益處啊!
(作者單位 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水南高級職業
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