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令飛
教學活動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教與學密切聯系、相互作用。新課標物理課本的教學內容和教材編寫形式,要求教師必須把課堂放開,讓學生動起來,使物理課“活”起來、“火”起來,在課堂上要選取生活中常見的實例和器材,真正體現“見物思理”“身邊物理”。讓師生突破學科本位,構建生動而鮮活的課堂。
一、教學案例
1.舉例子
應多舉學生平時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事例。備課時應從學生現有的生活現象、生活知識來創設情景導人新課題,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讓學生感到自己生活在自然科學之中,增強親近感、現實感。
課堂引入:暑假的一天,小李踢完球回到家,感到很熱,就從冰箱里拿出一只雪糕。他發現包裝紙上有許多白白的“粉”;去掉包裝紙,他看到雪糕開始冒“煙”。雪糕太硬了,小李把它放到空茶杯里,一會,茶杯外壁出“汗”了。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粉”“煙”“汗”的成因,說明它們與哪些自然現象十分相似。
用生動、有趣的例子引入新課,可促使學生萌發強烈的求知欲,產生了積極的學習動機,潛移默化地從“苦學”過渡到“樂學”,從“難學”過渡到“易學”。
2.系生活
在講“杠桿的應用”時,我拿來桿稱到課堂,讓學生知道桿秤也是杠桿。然后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那些菜市場小販的秤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這時學生的興趣就來了。會有很多的猜想,然后老師可以告訴學生有些不法商人有時會在秤砣下面放有磁鐵,然后對這個知識展開討論,最后得出,如果有磁鐵會使測得值偏大,這使很多學生都非常有興趣。
趣味是吸引學生積極探究事物和產生興趣的動力。列舉有趣的例子,有利于調動和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
這些既親切又熟知的生活內容,豐富了教學內容,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關注自然、觀察生活的興趣,使課堂教學過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有力地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對提高教學質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重應用
在學完電路內容后,帶學生到實地安裝“樓梯開關”,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導線的連接和擺放及排除故障,經過他們自己的動手實踐,當燈終于亮起來時,他們臉上也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
在講“重力的方向”時,可給他們一根線和一個物體制成重錘線來判斷課桌面是否水平。
要讓學生知道物理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物理,重視學生的物理實踐,讓學生更多地運用物理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又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融進物理課堂中來,這樣不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而且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顯亮點
一味地批評不能得到好的教育教學效果,相反,激勵性的表揚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激起陣陣波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帶著“放大鏡”找學生的優點。與學生談心,鼓勵學生上進;課堂教學中,充分肯定學生的努力;考試后,試卷上常有激勵性的評語。激勵性教育是一種心理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一方面。新課程的評價也是多元化的,可以嘗試讓學生自我評價或學生評價學生。不管何種評價都要讓學生找到自己的閃光點,主動學習別人的長處、優點,看到自己的發展潛能,增強自信,以建立學生的自我發展空間。
二、啟示及建議
開展各種實驗活動,當然不是單純地為了展示物理課堂的
“多彩”,而是傳授物理知識,探究物理規律的迫切需求,這是多彩物理課堂的“主頁”。
自從開展各種實驗活動后,每當上物理課,同學們總是喜形于色、樂此不疲,其根本原因是構建了多彩的物理課堂,不同程度地滲透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等新的教學理念。
多彩課堂,學生不再是接受的“容器”,而是可以點燃的“火把”;多彩課堂,不再是教師的表演,而是師生的交流與合作;多彩課堂,不再過于注重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多彩課堂,不再過于重視書本,而是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
以構建多彩課堂文化為平臺,探索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形式,形成開放而有魅力的課堂文化,促進學生主動而有個性地發展,是我們當前教育的意義和目的。因此,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在教學中審時度勢地開展各種創造性的教學活動,切忌喧賓奪主。
(作者單位 江西省廣豐縣蘆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