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瑾
摘 要:新課程理念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實際是師生平等對話互動的過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迅速、高效、生動地傳播信息,實現個性化互動的交流方式,如何提高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是每位數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迫切課題。因此,應重視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數學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優化教學過程
多媒體的動畫技術、動態模擬、圖形圖像等手段,能形象地表述教學內容而極具吸引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在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可切入的知識點甚多。教師應充分利用可切入的知識點,圍繞知識點的揭示、闡述、展開、歸納、總結等環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多媒體進行有效的整合教學。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綜合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術,怡情悅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恰當、正確地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助于化抽象為直觀,促進學生理解數學知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信息技術具有特殊的聲、光、色、形,通過圖像的翻滾、閃爍、定格、色彩變化及聲響效果等,使學生多種感官同時受到刺激,可向學生提供直觀、多彩、生動的圖像,使抽象的東西形象化,讓枯燥的數學生動起來,從而創設良好的數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在數學活動中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
三、利用信息技術,化抽象為直觀,促進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應以解決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為切入點來進行。在數學教學中,有些知識,特別是涉及一些空間與圖形的知識,單靠傳統方法是講不清、理不明的。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是重難點,其中把圓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這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單靠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簡單的動手操作,學生是難以理解的。此時,通過計算機的動態演示,把圓分成8、16、32、64份……學生直觀形象地
感受到了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初步感受了極限的數學思
想。這樣利用解決知識的重難點切入進行信息整合教學,既節約了教學時間,又突出了教學重點,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 青海省平安縣第二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