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改娟
摘 要:圖書館作為學校傳播知識、情報、信息的第二課堂,在提升師生職業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充分重視圖書館建設,最大限度地利用館藏的文化資源以及對館員隊伍素質的提高,是中職學校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中職學校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去考慮的對策。
關鍵詞:中職圖書館;服務模式;現存問題;對策與發展
1 中職學校圖書館現在存在的問題
1.1 資金問題
當前中職學校辦學壓力大,國家對學校的資金支持有限,學校要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校內外各項建設事業中,圖書館作為教學輔助部門所獲得的經費勢必受到影響而被消減。由于印刷文獻價格的不斷上漲,學校資金的不斷減少直接影響到圖書、報刊資料的購進。由于圖書資料匱乏、陳舊,到圖書館學習的人越來越少,以至于圖書館變成了被校領導及師生遺忘的角落。
1.2 生源素質
近幾年來,隨著大專院校的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中職院校的招生越來越困難,隨之而來的生源素質也呈現出了大幅下降的趨勢。很多學生自身的學習意識較差,且對專業技能訓練毫無興致。他們常常沉迷于網游、武俠言情小說、漫畫雜志等。因此課下閱讀名篇名著、有關技能資料、主動鉆研職業技能就更無從談起。即使有部分到圖書館閱讀的學生也常常是選擇一些趣味性較強,但與專業無關的報刊書籍。這種狀況導致了圖書館內與學生專業特色密切相關的文獻資料無人問津、被束之高閣。進而導致了圖書館教育陷入了“雖藏書萬卷,但使用率低”的泥潭。
1.3 教師對圖書館資料的利用問題
中職教師主動利用圖書館館藏資源的積極性較低。圖書館以前是教師學習、查閱資料的最佳場所。隨著電腦、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網絡信息資料利用起來更加方便快捷,更多教師傾向于在網絡上查找資料,更多地采用電子信息資源。相比之下,傳統圖書館的信息量明顯遜色于網絡信息的海量儲存,且知識信息滯后難以滿足讀者對及時信息的需求;同時網絡資源可以隨心所欲地被讀者復制、下載、粘貼、打印,使用起來更為靈活方便。但實際上電子信息資源即使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也不能代替傳統圖書館的作用,其一更多的專業信息資源是需要付費的。其二雖然電子信息資源檢索利用起來比較方便,可是作為中職教師如果長期閱讀瀏覽電子資源也不利于身心,到圖書館閱讀紙質文獻資料是另一種氛圍的感受與喜悅,甚至是一種幸福與享受。其三,需要深入、系統學習的教師只有到傳統圖書館翻閱大量紙質文獻才能保證所學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1.4 傳統服務模式對借閱的影響
目前,中職學校圖書館仍停留在傳統服務模式的層面上,其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服務形式的單一性。傳統服務模式主要是“面對面”“一對一”的借閱服務方式。圖書館的所有工作以圖書館的館藏為軸心而開展,以有限有形的紙質文獻信息的搜索、加工、整理和傳遞為主要內容,向讀者提供原始文獻等較低層次的服務。二是服務工作的被動型。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是一種等讀者上門的服務。館員是圖書的管理者和主人,而不是服務者,簡單的將圖書館看成本校師生的圖書“閱覽室”,習慣于等讀者上門的服務方式。三是服務工作的封閉性。由于中職圖書館發展歷史短,外部聯系少,逐漸形成自我封閉的內向型服務模式。四是服務對象的固定性。由于條件限制,圖書館的活動少,影響小,讀者少,服務對象比較固定,主要是本校師生。
1.5 圖書館與教學
圖書館是為師生提供舒適的學習場所和充足的學習資料的最佳之地,是服務于教學的基礎性環節。因此,在完善圖書館教學職能時應以學校教學任務為基準,以相關專業的調整為方向標,及時充實和更新圖書館信息和資料,以便為提升師生自身素養提供堅實的知識儲備。然而,由于教育理念的落后,資金的短缺,人員配備的不合理等多種因素,導致圖書館構建工作呈現出:文獻資料老化、圖書刊物破舊、圖書利用率低、服務方式單一。因此,現存的中職圖書館已經無法適應日新月異變化發展的職業技能的快速發展。也嚴重阻礙了圖書館由提供文獻服務向提供知識服務方面的教育職能轉變的步伐。
2 對策與發展思路
2.1 圖書館的作用與發展
中職學校領導首先要重視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充分認識到圖書館是提升師生素質,提高學校辦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部分,要在有限的辦學經費中保證圖書館經費,不要讓圖書館成為領導、師生遺忘的角落。此外,要經常對館員進行業務培訓,以便提高服務水平,保證服務質量,進而為師生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閱讀場所。另外,圖書館可因勢利導利用學生較強的思想可塑性和求知欲,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在潛移默化的讀書氛圍中提升其整體素養,諸如名人名言、新書推薦、專題資料展示,還可通過開展“讀者服務、讀書競賽、同學推薦既喜聞樂見又益身心的好書”等活動構建濃郁的文化氛圍,激發學生積極閱讀的欲望,使到圖書館閱讀成為一種自覺的和有興致的行為。
2.2 館藏要與時俱進,與教俱進
針對經費不足,圖書館要做出應變。首先在館藏上不搞“大而全”,要經常主動聯系教學部門,了解教學需求,及時為教學提供教學資料,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知識儲備和提供者的作用。圖書資料的吸納要由專職的、懂業務的人員進行篩選和采購。采購既要把重點放在學校的重點專業和有潛力、有特色的專業上,也要盡量不要與網絡信息資料交叉或重復,還要避免購進那些知識更新快,很快會被淘汰的文獻。除此之外還可以在全校范圍內集思廣益征集新書采購目錄,爭取最大限度地保證文獻和館藏建設與學校教學要求相吻合,以達到采購與使用高度一致,提高文獻利用率,做到每一本書有讀者,每一個讀者有書看的局面。
2.3 走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道路
電子數字信息的發展推動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目前計算機已成為中職圖書館的主要設備,各館大多采用自動化集成系統建立起自己的內部網絡環境,呈現出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社會化和服務化的初步體系。電子型、數字型等現代館藏與傳統印刷型館藏相比,具有容量大、價格便宜、容易復制備份或下載,占用空間小以及整個校園共享等特點,其優勢十分明顯。中職學校圖書館可以建立專門的信息網站。根據所在中職學校專業設置的實際情況,分門別類地開設相關的專業欄目,有針對性地開展信息導航服務、網上咨詢、文獻傳遞等服務。還可以及時發布最新科研動態,提供下載申請檢索的表格,向讀者推薦使用新購進的數據庫等等。
在全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大好形勢下,中職學校圖書館作為教育信息的儲存者、導航者,應該力求跟進發展,與職業教育齊頭并進,力圖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為中職教育做出圖書館事業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黃瑞玲.發揮中職圖書館教育效能的探討[J].新教育,2010.32.
[2]吳金仲等.荒島圖書館的建設現狀與發展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2.23.
[3]劉雪飛等.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及發展趨勢分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104、
[4]劉甜,牟倫超.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J].中國科技信息,2010.225.
[5]湯海燕.中職學校圖書館為教學服務方式探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