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新民
摘 要:當前,隨著我國信息化產業的飛速發展,許多行業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為緊跟時代步伐,建筑施工企業也必須進行管理創新和信息化建設。促使企業進行信息交流,資源共享,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以下我們就如何促進建筑施工信息化發展提出了幾條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施工;信息化建設;企業管理;發展對策
建筑業一直都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目前,施工領域信息化的發展是整個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的關鍵環節。建立、完善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建筑施工企業實現管理信息化,創新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必由之路。建筑施工企業信息技術的應用,先進管理模式的推廣,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途徑。
1 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發展現狀
1.1 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屬于初級階段
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隨著建設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在八十年代起步,經過近30年的發展歷程,信息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有了一定的影響,但仍處于初級階段。目前大多數建筑企業都擁有了自己的計算機系統及軟件,但大都不完善。只有少數大型企業應用了如P3 、PROJECT 等軟件進行現場管理;在工程監理方面,由于其工作流動性大,施工現場能夠達到配備多臺電腦及網絡以監督、記錄工作進程和工作成果水平的還為數不多,軟件市場上通用的監理軟件也相當欠缺,這與設計施工相比,其信息技術的應用起步晚,水平也相對滯后。總的來說,我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無論從思想認識上,還是在專業推廣中都還處于初級階段,仍沒有實現信息的共享、交流與互動。
1.2 建筑企業對信息化的認識不全面
不管是企業領導還是職工,他們都片面的認為,信息化其實就是多配置幾臺電腦,能上網,能建立自己公司的網頁,宣傳公司的業績,用電腦打印實現辦公室自動化等等,這種認識嚴重阻礙了工程建筑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程。而那些剛剛起步,處在發展中的小企業,他們的眼光更不會放的很遠,他們只看重眼前利益,鑒于信息化建設周期長、投入大、見效慢的特點,更是選擇放棄企業信息化的建設。即使是一些走在信息化建設前例的建筑企業,往往也都看重建設工程項目各階段相關軟件的使用質量和效果,而缺少對各階段、各子系統的統一計劃、安排和管理,而處于各自為政、各得其所的狀態。對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和利用沒有得到重視,阻礙了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進程。
1.3 缺乏統一的建筑工程信息化標準規范
與發達國家比,我國建設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才剛剛起步,嚴重滯后于信息化的實際進程。由于缺乏數據標準,已有的信息不能得到充分應用,例如,國內的建筑設計企業雖然已基本實現了電腦出圖,但這些眾多的圖形電子文檔并未或很少能在其后的建筑施工、建設監理、物業管理中得到利用,許多基礎工作又在各個建設管理環節重復進行。再例如,建筑企業實施信息化需要錄入大量的數據資料,數據資料對于建筑企業相當重要。但由于缺乏統一的建筑工程信息化標準規范,不同軟件間尤其是不同部門間的數據信息不能共享,設計、管理、生產的數據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有的還存在文檔系統、設備管理系統、投資管理系統等公共的基礎數據編碼不一致,子系統的編碼方式也各有不同,同一數據“多處輸入、多處使用”,而非“一處輸入、多處使用”,導致數據重復輸入、 數據質量難以有效控制、數據共享和關聯程度不夠。從而產生了“信息孤島”。沒有一套完善的標準體系,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就不會達到預期效果。
1.4 信息化的應用范圍存在局限性
在我國只有少數建筑企業開始嘗試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技術,而在這些少數企業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往往以單機為主,把管理信息系統定位在信息檢索和打印報表上,同時信息化的推廣也僅僅停留在企業的管理層,有的甚至僅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并沒有在一定的范圍形成網絡和信息的共享平臺,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與互動。企業的電子采購、電子商務也存在局限性。主要集中在項目設計階段、施工項目的前期,如招投標、造價預算、施工組織設計等方面,而在施工過程中的進度、質量、成本控制方面的應用極少,項目施工管理仍然主要依靠管理人員的經驗和隨機處理能力。還有多數企業對于電子商務的理解也有局限,多數企業網站僅僅是作為一種宣傳的工具,只有向外界展示企業的業績的作用,而信息的交流與互動還缺少合理的平臺。因此,現階段信息技術充其量只不過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了工具,而并沒有帶來工作模式的根本性變革。
2 促進建筑施工信息化發展的對策
建筑施工企業搞信息化建設,必須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避免華而不實,不能追求表面的一步到位。面對挑戰,扎實穩步推進核心業務信息化建設,有必要對過去的經驗教訓認真分析,總結挖掘事物本質,找到科學的應對策略。
2.1 建立信息化管理人才隊伍
建筑施工企業內部缺少專業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建立一支專業人才隊伍,已勢在必得。企業應不定期組織“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培訓班”,邀請專業人士為建筑施工企業培養信息化管理的專業人才,從而實現企業人力資源的優化設置,保證企業信息化建設長期穩定發展。
2.2 開發當前適用的信息化項目,并使其直接發揮作用、取得效益
例如,硬件方面,應充分利用現有設備,促進微機聯網;軟件方面,將應用基礎較好的CAD 技術及其它施工輔助軟件,實現一定程度的集成,再逐步擴大集成范圍。建筑施工信息化可劃分為施工項目信息化、施工企業信息化和建筑全行業信息化三個層次。施工項目信息化主要考慮將一個建筑工程項目的相關信息統一存儲、集中管理,為此,可在一個項目經理部內建立小型局域網,使技術、生產、質量、安全、材料、財務等部門之間能夠信息共享。施工企業信息化,是指施工企業建立起完善的企業網,在較大地域范圍內與所有下屬單位實現網絡互聯,并具備集成化的施工信息綜合處理系統。而建筑業信息化的目標則要求在信息網絡遍布全國的條件下,所有與工程項目相關的協作單位都能夠共享項目信息,并能夠利用存儲于大型數據庫中的建筑業公共信息。由此可見,首先從施工項目水平推進信息化研究具備基礎條件,切實可行,并能為信息化的未來發展打下基礎、探索途徑。
2.3 掌握建筑施工行業的特點,分析信息源、建立數據庫
建筑施工信息主要包括描述建筑產品自身特征的信息、反映施工過程中技術與管理狀況的信息以及施工生產系統所在環境的公共信息。為了及時有效地獲得并使用這些信息,必須對施工信息的產生與流動的規律進行分析,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將信息序化存儲起來,才能以此為基礎開發各種應用。數據庫技術提供了管理信息的有效手段,建立數據庫是開發各種信息系統的基礎環節。如何在立數據庫系統中抽取出結構穩定、邏輯合理的數據模型來,這一點我們還得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使我們的數據庫開發達到一定的水平。
2.4 建立起施工信息化發展的標準體系框架
隨著網絡規模的增長與信息交換范圍的擴大,標準化問題會日益突出。為作好標準化方面的技術準備,應參考國際標準,針對國內特點,逐步包括建筑行業的統一的技術管理規程以及施工信息系統的開發標準等。
參考文獻
[1]王直華等,奔向信息化,電子工業出版社,1995.7
[2] Fr oese T,Models In Cons truct ion Process In form at ion,Journ al of Com put ing in C ivil E ngineering,1996.
[3]《建筑施工行業管理信息化難點及對策》、楊鵬 肖薇 城市建設,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