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圖書館服務功能存在容量受限、服務質量差、服務對象十分有限、圖書資料保管難度大等突出的不足之處;移動數字圖書館以其節省、便捷、共享、時空拓展、資源極大豐富等優勢大大拓展服務的深度與廣度,朝向社會公平方向發展。
關鍵詞:移動數字圖書館;傳統圖書館;服務
1 傳統圖書館的服務功能
1.1 傳統圖書館的服務功能簡述
圖書館成立的宗旨就是服務于社會大眾的文化發展需求,傳統圖書館觀念是用一種物理性、靜態、機械化的眼光去認識資源和服務;圖書館資源被文獻化,圖書館服務被固化為收集文獻、存儲文獻和傳遞文獻。圖書館的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在館閱讀及借書服務、參考咨詢服務、舉辦文化講座等。
1.2 傳統圖書館服務功能的不足之處
1、容量受限
傳統圖書館所儲藏和管理的是印刷型文獻。印刷型文獻載體體積大、重量大、信息容量小、存放空間大;文獻的流轉速度慢而且損耗成本大;需要充足的存儲空間和較多的人去管理和維護。
2、服務質量差
由于傳統圖書館的功能發揮嚴重依賴于工作人員的行為,因為圖書的存放、編碼、在架情況都掌握在工作人員手中,只有咨詢他們才能夠了解到這些具體的信息;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及態度等會嚴重影響到用戶信息資源獲取的效率和利用的程度。同時,圖書館的開放和利用也因為人手的有限而往往采取半開放或者在某些時段無法開放以提供服務。另外,印刷型文獻受時空、數量的限制,在某一時點具有服務的排他性。第三,服務手段落后,傳統圖書館僅僅能夠提供書目檢索以及不聯網的電腦檢索,能夠檢索到的信息十分有限,而且最新和急需信息難以及時更新,遠遠達不到信息資源共享的目的。
3、服務對象十分有限
從服務對象來看,傳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十分單一,主要是服務于本單位或者本地區具有進館資格的讀者;圖書館的圖書容量與更新速度常常不能滿足有高學術需求的讀者的需要;對于未辦理借閱卡或者非本地人士往往也被拒之門外。
4、圖書資料保管難度大
圖書館管理中的一大難題就是,資料多次查閱后就會磨損,這種磨損可以說是不能修復的;同時,圖書館對于一些原始的比較珍貴的資料的保存就更為謹慎,將之束之高閣、珍而藏之,一般讀者很難看到。
2 移動數字圖書館的特征
包括大學圖書館在內,傳統圖書館都走到了一個拐點:新時代越來越明確地要求它轉換服務功能。移動數字圖書館以其技術優勢大大拓展了傳統圖書館的服務空間。
2.1 移動數字圖書館概述
移動數字圖書館是圖書館結合形勢發展而作出的主動變革,自產生的近二十年以來不但使人們的學習和工作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而且推動了信息和知識的社會化進程,它已成為國家基礎設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移動數字圖書館是指建構在無線移動網絡、多媒體技術基礎上的,擁有多種類、豐富電子資源的,可以支持手機、掌上電腦、E-Book、筆記本等各種移動設備瀏覽、查詢并在終端下載使用電子資源的,突破時間、地點和空間的局限,在社會各個領域服務于社會大眾的一種公共圖書館。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圖書館也在與技術進行融合的過程中誕生了多種多樣的服務模式,如電子圖書館、網絡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等;最先伴隨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圖書館率先誕生,電子圖書館上世紀70年代就被提出,數字圖書館上世紀90年代被提出,網絡圖書館、電子圖書館都可以看作是數字圖書館的初級階段。
2.2 移動數字圖書館特征
1、節省
數字化圖書資源體積小、信息的存儲容量大,數字圖書館大大節省建設空間;電子文獻體積小、信息容量大、存放空間小,節約了大量的圖書館空間和人力;數據化電子數據的維護更依賴于信息技術,這大大節省了維護的費用。
2、便捷
數字化的圖書資源被規范了存儲的標準,一般通過關鍵詞、作者名、題目、主題、全文等關鍵詞匯信息被輕松地調用出來;同時,通過模糊或者精確的搜索,也可以將某個方向的資源最大化地集成找出,查閱的便捷性讓大大節省了人們的時間與精力;移動數字圖書館更是將這種便捷性發揮到極致,讓人能夠觸手可及、隨時可得。同時,數字化圖書資源的更新入庫及時方便,為圖書館的移動性服務提供了良好的靈活性與雄厚的基礎。
3、共享
移動數字圖書館通過互聯網技術在手機等移動客戶端上的運營,大大拓展了共享的空間。一方面,網絡是沒有物理邊界。計算機網絡雖然由各個獨立的終端連接而成,但在網絡所構建的虛擬社會當中,并沒有絕對的中心,也沒有絕對的邊界,沒有統一的權威機構來干預網民的生活,每個網民都可以白由出入。另一方面,網絡資源的開放性。信息社會中以光速傳遞的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是高度共享的,它對全體網民開放,網民們只要登上網絡,進入這個社會,就可以充分自由地獲取、處理、利用這些信息資源,為自己的目的服務。
4、時空拓展
數字圖書館就是虛擬的、沒有圍墻的圖書館,電子圖書館的利用不受時空限制;移動數字圖書館的電子數據可以同時支持眾多的點選共享,提供24小時全天侯的智能化服務,開辟了一種全新閱讀方式,創建了圖書館信息傳遞的新天地,大大提高資源利用率。
5、資源極大豐富
電子圖書館的資源豐富,與過去的紙制資料相比占地很小。而且,移動數字圖書館意味著極大豐富的資源能夠被最大化地擴散到各個空間與個人的碎片化時間當中,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賦予圖書資源以強大的生命力。
3 移動數字圖書館對傳統圖書館服務的影響和拓展
移動數字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的新形態,為傳統圖書館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移動數字圖書館是移動通信技術同數字圖書館服務緊密結合的產物,利用普及率飛速增長的智能移動設備為移動數字閱讀終端,補充和延伸數字圖書館以及傳統圖書館服務。
3.1 朝向社會公平方向發展
圖書館依托網絡的服務面廣、覆蓋區域寬,信息獲取不受時空、數量限制的傳播特點,提供移動性的、無差別、公平公開的服務,其服務方式、服務手段和服務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進和提高,圖書館所倡導和踐行的公共性也因為網絡而得到了擴充。移動數字圖書館采用現代商業模式提供的電子全文傳遞、虛擬參考咨詢等等也使得圖書館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享用圖書館的服務。
3.2 大大拓展服務的深度與廣度
1、服務質量受人為因素影響降低
服務質量是評價移動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利用績效的重要因素;傳統圖書館需要大量地依賴人力來提供面對面的即時服務,工作人員的服務工作繁瑣而沒有定例,服務質量嚴重依賴人的作為;移動數字圖書館大大簡化了人工操作,服務質量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小,比如通過移動客戶端,建立起移動數字圖書館與客戶的直接聯系,將文獻續借和預約服務,文獻催還服務和提醒服務,書目查詢,新書通報,讀者個人借閱史查詢,通報開館信息、讀者信箱和舉辦讀者活動等信息直接以批量形式準確而便捷地發送到用戶終端。
2、滿足更多用戶需求
國內外圖書館響應社會大眾便捷索取資源的需求,加快拓展移動數字圖書館的服務應用,開辟移動閱讀服務的新領域,包括統一檢索功能、全文閱讀功能、文獻傳遞功能、個性化搜索功能和后臺管理功能,一些圖書館以短信、電子書閱讀器、二維碼、手機網站以及手機閱讀為手段的全面體現無所不在的服務理念的圖書館移動服務;利用豐富而全面的電子資源滿足廣大用戶的多元化需求,提供圖書館發展的長久動力。比如移動數字圖書館打通與報刊、雜志等網絡媒體的通道,服務于人們的精神文化休閑需要,在填補碎片閱讀的同時,讓知識和信息觸手可及。
3、個性化服務
移動數字圖書館通過網絡調查能夠輕松了解潛在用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不斷完善信息資源組織結構與服務模式,并輔以長期有效的激勵措施鼓勵用戶參與,以此提高學術型個人數字圖書館服務水平;Web services技術實現不同數字圖書館系統中符合用戶需求的子系統和組件的動態集成,在移動終端的整合檢索、個性化服務推送,成功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包括根據用戶的環境、偏好、需求以及數字圖書館服務組件的功能為用戶開辟適用的功能。
4、提供知識服務
移動數字圖書館正在拓展更加廣闊的教育和閱讀領域的空間,它關注用戶知識問題的解決,關注知識價值的增值,關注知識的創新,關注可持續發展的潛力能力,這些在數字圖書館知識服務中始終發揮著核心作用。越來越多的數字圖書館通過與用戶的網絡瀏覽、專業工作、消費、出行等“大數據”建立起“粘連”,它就像用戶“肚子里的蛔蟲”一樣“判斷”出用戶所需、所想,隨時服務于用戶的思維需要、娛樂休閑需要,這令移動數字圖書館成為用戶的“貼身秘書與管家”,成為用戶不可或缺的。
當然移動數字圖書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網格環境下數字圖書館的資源具有分散與歸類性、動態性、自生性以及重組性等特點;在網絡中越來越多的組織或個人擁有了自己的一些資源,而這些資源又分散在不同的平臺下,數字圖書館要想發揮資源集中優勢,就有必要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來搜羅到這些分散的信息資源,并將之有效地組織與連接起來,然后考慮資源檢索與利用的合理邏輯來整合成一個信息資源系統;文獻信息受知識產權的保護限制、圖書館的利用受一定條件限制(如網絡鏈接、移動端建設)、內容容易失真、安全性差等。圖書館工作人員并沒有因為數字化而變得輕松多少,反而新增了諸如數字資源建設、數字資源組織、存儲與服務等更多新領域的研究與實踐,這就需要工作人員不斷提供自身的信息素養與服務水平,更好地掌握網絡化服務、信息化服務技能。隨著20世紀末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各個國家紛紛把圖書數字化當作國家戰略的一部分,開始大規模建設,移動數字圖書館領域也開展了“資源爭奪”戰。圖書館一直秉承啟迪民智、傳承文明的使命,圖書館曾經一度淹沒在“網絡、信息化”的海洋當中,但是隨著網絡的一段“無序與狂野”的成長,電子資源重新尋找圖書館這個“懷抱”;追求民主和自由的圖書館精神也因為網絡可以得到了更好的履踐。移動數字圖書館利用其技術上的優勢,踐行對所有人開放的公共性、免費服務的公益性、無差別對待的公平性、致力于民主和自由的精神追求,正是其忠于圖書館設立的宗旨,才會令它走得更為深遠與長久,才會在社會上發揮出難以預估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楊歡歡,單廣榮,金明. 數字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移動數字圖書館[J]. 甘肅科技縱橫,2009,(4).
[2]寇聰. 移動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和展望[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22).
[3]歐陽美林. 移動數字圖書館需要關注的兩個問題[J]. 情報資料工作,2012,(3).
[4]黨煥珍. 移動數字圖書館發展前景的探討及研究[J]. 蘭臺世界,2013,(5).
[5]謝強,牛現云,趙娜. 移動數字圖書館服務體系研究[J]. 圖書情報工作,2013,(4).
作者簡介
趙俐琴,女,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