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靖江市醫療集團成立于2010年3月,下設兩個醫院即人民醫院和中醫院。醫療集團性質為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在國家法律、法規及上級有關規定的范圍內,擁有自主經營權、自主用人權和自主分配權。靖江市人民醫院是1所二級甲等醫院,有職工1 359人,床位1 000張;靖江市中醫院是1所二級甲等中醫院,有職工403人,床位500張。醫療集團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為宗旨,優化配置兩院醫療資源,為進一步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闖出了一條新路。為確保醫院健康發展,現對兩家醫院的員工進行滿意度調查。
1.1 調查內容 包括醫療集團成立前后對比以及前景展望、院科兩級工作作風和管理能力、社會地位、工作成就感、個人發展、工作學習環境、醫患關系、工作報酬以及結合個人的能力、工作風險和收益所進行的綜合評價。
1.2 調查方法 2012年10月,由專職調查員對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同時對部分員工進行深入訪談。采用Likert量表評分,很滿意5分,較滿意4分,一般3分,較不滿意2分,很不滿意1分。
建立數據庫,將調查數據輸入電腦,采用統計軟件SPSS 13.0進行分析處理,具體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Pearson分析,并根據調查結果建立滿意度象限推導模型。
2.1 一般情況 共發放調查表400份,其中人民醫院300份,中醫院100份,收回328份,回收率82%,其中有效調查表314份,有效率95.73%。在有效調查表中醫生110人,占35.03%,護士123人,占39.17%,醫技人員35人,占11.15%,行政管理人員24人,占7.64%,后勤人員22人,占7.01%;男性131人,占41.72%,女性183人,占58.28%。
2.2 員工11個維度滿意情況排序 從表1可以看出,員工對醫院領導的工作作風和管理能力總體滿意較高,對醫患關系和工作報酬滿意排列居后。

表1 員工對11個維度滿意情況排序
2.3 集團化后人民醫院與中醫院員工滿意度有差別 但相關系數不明顯 從表2可以看出,兩院員工滿意度經χ2檢驗結果表明,人民醫院與中醫院在各項滿意度方面有差別,但相關系數不明顯。其中在對醫院工作作風和領導能力、職能科室工作作風和領導能力、自我評價、社會地位、工作報酬、工作環境、醫療集團成立前后對比方面,兩院員工滿意度有明顯的差別(P<0.0001),而在醫院的發展前景、工作成就感、醫患關系方面,就不如前者(P<0.05),從相關系數值來分析,人民醫院與中醫院成負相關,數值偏小,相關性不明顯。

表2 員工滿意度χ2檢驗與Pearson相關系數
2.4 醫療集團成立后 兩院員工在滿意度方面的區別 通過χ2檢驗與Pearson分析,在員工滿意度方面兩院是有明顯區別的,原因可能是,原來人民醫院的體系比中醫院龐大,用物理學的理論來解釋,質量大的慣性大,所以說,中醫院的反映比人民醫院更強烈一些。中醫院本身規模小,業務量也小,所以集團化后,我們合理配置了兩院資源,使得中醫院的業務量明顯上升,其員工在各方面的感受也較前更為深刻。特別是中醫院的員工在醫院領導和科室兩級管理能力、自我評價、社會地位、工作報酬、工作和學習環境、醫療集團成立前后對比方面有明顯的感受,而在工作成就、成長空間、集團發展前景、醫患關系方面不如以上幾種情況。通過集團化,兩院都取得了發展,只是中醫院體會更明顯一些。
從調查情況看,員工對醫患關系和工作報酬滿意度排列倒數第二位。究其原因,醫患關系緊張存在多因素性和不可預測性,一是病人及其家屬對診治效果期望值的提高,使醫療爭議日漸增多。二是社會媒體失實報道,造成患者對醫院的不信任。三是部分醫務人員缺乏人文關懷,只注重病人軀體上的疾病治療,只是埋頭于自己的工作,忽視患者的心理感受,導致出現醫療效果不盡如人意時,病人就不滿意。四是員工對工作報酬不滿意的原因,醫務人員認為醫療行業是高風險行業、很辛苦,但個人報酬與其所負擔的風險和付出不成比例。
4.1 建立合理的分配機制 醫院首先進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市編辦按照床位數1∶1.4比例重新核定兩院人員編制數并增加了編制數量,有效地解決了有職稱而無崗位可聘的窘境。兩院推行全員競聘上崗,按照事先崗位設置情況對號入座,三年一競聘。同時推行分配制度改革,引進美國RBRVS績效評估系統,建立了新的績效考核分配方案,向臨床一線傾斜,將醫務人員的收入與醫療服務的數量、質量、技術難度、成本控制、群眾滿意度等掛鉤,該方案的實施,極大地調動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醫療服務質量指標明顯提高。由于新的績效獎金分配重在體現每一個診療項目的勞務價值,醫師不再開大處方、濫檢查,而是積極鉆研技術開展先進且風險大的診療技術,如微創手術等,來獲取高額酬勞。
4.2 注重人文關懷 首先,改善工作環境,為職工提供安全、舒適、溫馨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其次,關心職工身心健康。開展談心交流活動,職能部門管理人員深入一線,與員工交流,聽取意見和建議。另外,醫院還建立了院內職工網絡論壇,職工可以在論壇上發表言論,從而架起了職工與領導之間溝通的橋梁。醫院還投入200多萬元建起職工健身中心,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員工有鍛煉放松的場所。再次,加強醫院文化建設,醫院每年舉辦多種形式的文體娛樂活動,豐富大家的業余生活,增強凝聚力,增進員工情感,陶冶情操。
4.3 提供發展空間 醫院定期安排員工帶著項目外出進修,為了鼓勵他們在外能夠安心學習和工作,醫院還明確規定,外出進修人員同樣能享受一定數額的獎金。開辟各種學習園地,如學術講座、英語沙龍、專家講課、病例研討會、教學查房、研究生課程班等園地為大家提供學習平臺;制定激勵政策,鼓勵大家積極開展科研項目,技術創新,從新技術的引進、儀器設備購置到人員的培訓,給予大力支持,使員工充分分享醫院發展的成果,從而樹立“我與醫院共命運,醫院與我共發展”的理念。
4.4 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醫院加大醫務人員溝通培訓力度,分層次對醫生和護士進行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溝通意識和技巧。同時醫院在院內建立了醫患調解室,配備專職人員,及時解決一些醫患矛盾。公安部門在醫院還設立警務室,配備1名警察和12名輔警,協助解決一些惡意糾紛,讓醫務人員有一個安心的工作環境。醫院還加大社會宣傳力度,讓社會群眾了解醫療知識,了解醫務人員工作的辛苦,從而提高理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