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亮

夢想,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夢想,是一個民族騰飛的希望。當中國夢被億萬同胞作為奮斗的方向時,妻子也突然有了覺醒,把我拉坐在沙發上,一本正經地問我:“老公,你的夢是什么?”“當作家。”我的回答不假思索。可妻子卻對我開玩笑道:“好執著的夢想,你可真是一夢不醒啊!”是啊,妻子沒有說錯。當作家,就是我的夢想。這個夢想,一直陪伴著我的生活。
我從小就酷愛文學,也熱衷寫作,總希望寫作能精彩自己的人生。1997年高考落榜后,我回到家鄉務農。雖然蝸居山莊窩鋪,但我從沒有放棄理想和信念,村里的一些新鮮事就是我的寫作素材。漸漸地,一些“豆腐塊”就被伯樂編輯加工成了報紙上一道道可口的“小菜”。沒想到,就是這幾碟“小菜”,居然成就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1998年10月份的一天,村里的老書記來到我家,說鄉政府有幾個領導到村里來找我。他們有什么事?我猜不出來,老書記也不清楚。“你沒做什么壞事吧?”母親有些疑慮。我搖搖頭,便同老書記來到了村委會。一個自稱是鄉黨委書記的人拿出一份市級黨報,指著版面問我:“這篇文章是你寫的吧?”“是啊,出什么錯了嗎?”我不解地看著他。“是這樣,”他喝了一口水接著說,“我們是慕名而來的。你的文采不錯,我們想聘請你到鄉政府寫材料,你愿意去嗎?”他不會是在開玩笑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然一時語塞。“如果愿意,明天就到鄉政府報到。”他又補充了一句。我這才回過神來,連忙感謝這位領導的賞識和信任。次日一大早,在母親的聲聲叮嚀中,我坐上了父親專門為我雇用的四輪拖拉機,前往鄉政府去上班。就這樣,我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那個時候,單純的我總是天真地想,只要好好寫作就一定能成為作家的。所以,能有個可以被稱作“單位”的地方寫文章,自己就心滿意足了。以至于領導向我提及工作待遇時,我很天真地說,只要有時間寫文章,沒有工資都行。當首月領到160元錢工資時,我并沒有覺得工資低,每天心中都蕩漾著快樂。
功夫不負苦心人。2000年10月份,我因為寫作稍有成就,得到了時任縣委宣傳部長的贊賞,被調往縣級報社從事編輯工作。2003年7月,我又受聘走上國稅部門文秘崗位。可是,在單位沒有編制的臨時工身份,一直是我心中的硬傷,令我自卑和糾結。有一次,因為有人嘲笑我是“臨時工”,我一氣之下離開單位,偷偷跑回了老家。看著我消沉的樣子,父親有些失望,他嚴肅地對我說:“娃,還是回單位好好上班吧,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你選擇逃避,并不代表自己堅強,只有發表出更多優秀的文章,才是能力的最好證明……”最終,在父親的勸慰下,我重新返回單位。之后,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勤奮寫作、筆耕不輟,堅持用筆勾畫著自己的“夢想家園”。
如今,十年光陰似水流逝,我雖然還是一個沒有編制的人員,但我已經在各大媒體發表了千余篇文章,并連續兩年榮獲“全國廉政網評員”榮譽稱號,還加入了市作家協會。可我知道,自己距離“作家”這個身份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我放飛心中的希望,依然艱辛地追逐著自己的理想,期盼著夢想照進現實的那一天。因為,幸福不會從天降,美好生活等不來,再美麗的夢想,也需要自己的不懈努力。也許,再過N年,我的夢想還是一個“夢”,但我可以負責地告慰自己:為了圓夢,你已經努力了,這就是一段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