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穎,張宗平,葉 鋒,譚 鑫,吳秋莉 (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廣東 湛江 524002)
顱內腫瘤是神經外科常見的疾病,隨著環境的影響,目前顱內腫瘤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高。手術是治療顱內腫瘤的最常用的方法,絕大多數患者術后會出現顱內壓增高的現象[1]。因此,顱內腫瘤術后需要進行常規的脫水治療,以減少顱內壓增高。20%的甘露醇是常用的降低顱內壓的藥物,其快速靜脈滴注可以顯著降低顱內壓[2]。但目前關于甘露醇的不良反應的報道也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本研究采用20%的甘露醇和20%的吡拉西坦分別用于治療顱內腫瘤術后顱內高壓的患者,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神經外科住院治療的120例顱內腫瘤術后顱內高壓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經影像學檢查和臨床檢查確診,將120例患者運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觀察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24~71歲,平均(54.3±3.7)歲;病程2.8~6.5個月,平均(4.7±1.3)個月。對照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24~70歲,平均(54.6±3.4)歲;病程2.6~6.7個月,平均(4.3±1.2)個月。所有患者均排除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心臟疾病、精神類疾病、糖尿病、血液疾病以及過敏體質者,且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以及基礎疾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進行積極的顱內手術,術后積極給予抗炎等其他對癥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20%的甘露醇125 ml進行快速靜脈滴注,15分鐘內滴完;觀察組給予20%的吡拉西坦注射液進行治療,10分鐘內滴完,每8小時1次,連用7 d。
1.3 療效評定標準:根據患者用藥后顱內壓下降的幅度,分為顯效(下降≥75%)、有效(下降50% ~74%)、進步(20% ~49%)、無效(<20%)。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進步例數)/總例數 ×100%[3]。
1.4 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1.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有效率的比較:兩組患者治療7天后,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以及肝腎功能損害的不良反應。但觀察組有2例惡心、腹瀉1例,頭暈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4/60)。對照組惡心有5例,腹瀉3例,頭暈3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3%(11/60),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有效率的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例)
近年來,顱內腫瘤的患者逐年增加,手術治療后,很大一部分患者出現顱內壓增高的現象。目前對于20%的甘露醇在降低顱內壓的效果上是值得肯定的,也是臨床多年用來降低顱內壓的常用的一線藥物。通過快速靜脈滴注,使患者腦組織脫水,減輕患者腦細胞周圍的水腫以及間質的水腫,最終達到降低顱內壓和保護腦細胞的作用[4]。但是多年的臨床研究證明[5],長時間大量使用甘露醇可能導致患者出現電解質的紊亂,嚴重可能并發急性腎臟的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并且有研究證實[6],長時間使用甘露醇治療腦水腫有反跳現象,甚至加重腦水腫。
吡拉西坦是γ-氨基丁酸環形衍生物,于20世紀80年代在比利時UCB研究所首先合成,其可以與谷氨酸受體結合,具有保護和修復神經細胞作用[7]。近年來,研究發現[8],大劑量20%的吡拉西坦在顱內腫瘤術后顱內高壓的患者中治療效果顯著,且有效避免了老年患者誘發急性腎功能損傷的危險。
從本研究來看,分別采用20%的甘露醇和20%的吡拉西坦對顱內腫瘤術后顱內高壓的患者進行治療。結果發現,觀察組總有效率達96.7%,與對照組使用20%甘露醇(83.3%)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以往的研究報道一致[9]。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發生惡心、腹瀉以及頭暈的不良反應較少,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20%的吡拉西坦治療顱內腫瘤術后顱內高壓療效確切,安全可靠,不良反應少,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1]El- Gaidi MA.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of Pediatric Intracranial Neoplasmsin Egypt[J].Pediatr Neurosurg,2012,47(6):385.
[2]朱青峰,王 麗,王國芳,等.毗拉西坦注射液靜滴對腦挫裂傷患者顱內壓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21):66.
[3]劉文明,陳 騰,王新宇.毗拉西坦注射液和甘露醇治療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的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16(4):230.
[4]譚華勇,伍文尉,吳 茜.甘露醇和毗拉西坦治療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4):525.
[5]高素琴,程英琳,孫佩輝,等.吡拉西坦注射液聯合甘露醇治療腦出血腦水腫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1,18(2):217.
[6]鄧全軍.吡拉西坦注射液降低顱內壓的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16(5):304.
[7]江 鋒,鄒 武,劉連喜,等.20%吡拉西坦在顱內腫瘤術后顱內高壓患者中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2,12(35):6898.
[8]潘 薇,潘俏鳳.甘露醇和吡拉西坦在顱內腫瘤術后高顱內壓患者中應用效果對照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9(33):70.
[9]王 俊,王 超,楊承勇,等.吡拉西坦對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16(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