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鉉,倪道燦 (.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廣東 廣州 500;.廣東省雷州市人民醫院,廣東 雷州 5400)
焦慮抑郁癥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以高患病率、高復發率為特點,這一類患者除表現有情緒異常外,還常伴有頭痛、頭昏、乏力、胸悶等神經癥性癥狀,根據主訴癥狀不同患者在綜合性醫院多會至各內科專科就診,其中神經癥性頭暈為神經內科門診的常見主訴之一,常表現為非眩暈樣頭部昏沉感,臨床上往往采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治療,有一定療效但起效較慢,這對患者后續治療的依從性是一個考驗,而黛力新或文拉法辛等類型的藥物對軀體形式癥狀有較好效果,可以早期緩解頭暈等主訴癥狀,給予患者繼續長期治療的信心,從而提高此病的根治率[1]。本文重點比較黛力新及文拉法辛對緩解神經癥性頭暈及其所伴的焦慮抑郁癥的療效,探討各自的優缺點,旨在為相應的臨床藥物選擇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擇18~45歲之間門診患者100例,均以明顯的頭部昏沉感為主訴,已明顯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排除了其他常見的頭暈誘因,診斷為神經癥性頭暈,同時符合HAMA評分≥16分,HAMD評分≥20分。隨機分為黛力新組和文拉法辛組各50例。
1.2 治療方法:兩組分服黛力新及文拉法辛,起始劑量分別為1片/d、75 mg/d,根據病情和耐受性可分別增量至2片/d、150~225 mg/d,總療程12周。
1.3 檢測項目及療效評定:根據頭暈主癥程度分級。0級:頭暈全部消失;1級:經提示后仍感有頭暈存在;2級:有比較明顯的頭暈,但日常生活、工作不受影響;3級:頭暈明顯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臨床痊愈:頭暈癥狀全部消失;顯效:原有癥狀改善2級以上;輕度緩解:原有癥狀改善1級;無效:癥狀無改善。有效率=(痊愈+顯效+輕度緩解)/總例數×100%。HAMA、HAMD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第2周末、4周末、8周末、12周末各評定1次。
1.4 統計學處理:所得數據應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12周后兩組頭暈癥狀緩解療效的比較:見表1,兩組治療均有明顯效果,而黛力新組的臨床痊愈率、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均比對照組好。
2.2 治療前后兩組HAMA的比較:見表2,治療前兩組焦慮評分無統計學差異;治療2周后兩組的焦慮評分較治療前均改善,但無組間顯著差異;其后的4周、8周、12周則文拉法辛組療效更好。
2.3 治療前后兩組HAMD的比較:見表3,兩組治療前抑郁評分無統計學差異;治療2周、4周、8周、12周后組間均有統計學差異,文拉法辛組改善抑郁的效果好于黛力新組。

表1 兩組頭暈治療12周后緩解療效對比[例(%)]
表2 兩組HAMA治療前后均值比較()

表2 兩組HAMA治療前后均值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黛力新組比較,②P<0.01,③P>0.05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2周 治療后4周 治療后8周 治療后12周黛力新組 19.2 ±6.98 15.9±5.14① 9.7 ±4.6① 8.9 ±3.92① 7.9 ±3.21①文拉法辛組 19.8 ±6.71③ 16.2±4.32①③ 7.3 ±4.16①② 6.5±3.63①② 6.1 ±3.37①②
表3 兩組HAMD治療前后均值比較()

表3 兩組HAMD治療前后均值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黛力新組比較,②P<0.01,③P>0.05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2周 治療后4周 治療后8周 治療后12周黛力新組 23.9±5.96 19.47 ±5.38① 13.3±5.69① 11.5±4.9① 10.8 ±4.51①文拉法辛組 23.6±5.83③ 16.93±4.94①② 8.9 ±5.26①② 6.6 ±4.29①② 6.5±3.82①②
一般認為焦慮抑郁癥是由大腦中5-羥色胺(5-HT)和去甲腎上腺素(NE)等神經遞質在神經突觸間的濃度相對或絕對不足造成。抗焦慮抑郁藥就是通過抑制神經系統對上述神經遞質的再攝取,使得突觸間隙的神經遞質濃度增加而發揮作用[2]。黛力新一種治療神經癥的復合制劑,含有小劑量的氟哌噻噸和美利曲辛,兩種成份協同作用,可使突觸間隙多巴胺的含量增加,并抑制神經突觸前膜對NE及5-HT的再攝取,從而產生抗焦慮抗抑郁作用,其特點是起效快。文拉法辛緩釋片是一種選擇性5-HT和NE再攝取抑制劑(SNRIS),對5-HT和NE再攝取有雙重抑制作用,其抗焦慮抑郁作用尤其是對軀體化癥狀的改善比 SSRI類藥物等更廣、更顯著[3-4]。
本試驗可以看出黛力新緩解神經癥性頭暈的臨床痊愈率及顯效率均更好,緩解頭暈癥狀比文拉法辛更為顯著。而文拉法辛針對焦慮及抑郁情緒異常的總體改善效果則較好。其原因可能在于造成軀體化不適癥狀及引起情緒障礙的神經遞質機制有所不同,也可能與這兩種藥物對焦慮抑郁患者顱內神經遞質的具體影響不同有關[5]。本研究顯示在兩組治療早期(第2周時)抗焦慮的效果大致相同,筆者既往針對以頭痛為主癥的焦慮抑郁紊亂的療效研究則顯示此時黛力的新抗焦慮效果優于文拉法辛,這反映出以不同癥狀主訴的焦慮抑郁人群的神經遞質亂可能各有特點,需要進一步研究。大多數治療焦慮抑郁癥的藥物起效較慢并且效果不一定很理想,治療過程中經常需要換藥,本研究結果提示臨床實踐中遇到神經癥性頭暈比較明顯而情緒化癥狀相對較輕的焦慮抑郁癥患者,可考慮黛力新治療,從而更有重點的解決主訴癥狀,優化整體治療效果。對于神經癥性頭暈突出而焦慮、抑郁情緒性異常也很明顯者,可在早期先給予黛力新治療,盡快緩解頭暈等軀體化癥狀主訴,給患者以信心,待頭暈等主訴癥狀穩定后再換用或聯用文拉法辛及其他SSRI類藥物,以便更有效地控制情緒性異常,取得最佳治療效果。
[1]Culpepper L.Understanding the burden of depression[J].J Clin Psychiatry,2011,72(6):e19.
[2]Mittal D,Fortney JC,Pyne JM,et al.Predictors of persistence of comorbi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mong veteran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J Clin Psychiatry,2011,72(11):1445.
[3]Gelenberg AJ,Lydiard RB,Rudolph RL,et al.Efficacy of venlafaxine extended-release capsules in nondepressed out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A 6-month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0,283(23):3082.
[4]常衛波,付莉東,彭銀魚,等.黛力新聯合多塞平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吉林醫學雜志,2012,33(15):3213.
[5]Sperlagh B,Csolle C,Ando RD,et al.The role of purinergic signaling in depressive disorders[J].Neuropsychopharmacol Hung,2012,14(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