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醫院 河北石家莊 050011)
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醫院規模不斷擴大,基建投資項目也逐年增多。由于醫院建設項目具有周期長、投資大、技術復雜、控制環節多、管理專業性強等特點,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可能給醫院帶來重大損失浪費。一些大型醫院雖開展了基建工程跟蹤審計工作,但方法各異,沒有統一的規定和做法。如何加強醫院基建項目的審計力度、節約建設資金、避免事后審計的被動狀態,是當前醫院管理者所面臨的一項新課題。筆者結合近年來我院開展基本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實踐經驗,談幾點看法和體會。
我院新建門診醫技樓總建筑面積35 650.6平方米,地上16層,地下一層。工程概算總投資14 984.33萬元,實際發生投資16 035.1萬元,其中土建工程11 693.5萬元、安裝工程3 384.8萬元、待攤投資956.8萬元。工程超概算7.01%,超概算的主要原因是外裝深化設計后標準提高、清單增項以及人工費調整導致費用增加等。
為合理控制工程造價,有效使用建設資金,2008年醫院通過公開招標,與社會審計機構簽訂了工程造價咨詢服務合同,全過程跟蹤我院新建門診醫技樓項目。實行“內外審結合式”審計,是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徑。由醫院審計處牽頭,主動與基建、采購、財務等相關職能部門協作配合,各部門之間工作流程相互銜接,保證整個工程項目跟蹤審計健康順利運行。在理順內部審計管理的同時,考慮強化審計人力資源整合,吸收具有專業資質的社會審計機構,由社會審計組織的專業人員參加跟蹤審計活動,開展跟蹤審計服務,有效解決了醫院內部審計機構人力不足和專業缺口的矛盾,提高了審計速度和審計質量,降低了審計風險。
在三年的時間里,我院跟蹤審計的實踐和探索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
從項目的施工階段開始實施緊密型跟蹤審計,這一階段跟蹤審計的主要內容包括:
1.合同的咨詢。對于基建部門送來咨詢的合同,審計人員主要從合同訂立的形式、合同主體的合法性、合同條款是否齊全、合同的約定是否明確,以及違約的具體責任等方面重點控制。合同條款不全、約定不明確是造成合同糾紛最常見的原因。
2.材料、設備價格的咨詢。材料、設備的造價往往占到一個工程總造價的70%以上。材料、設備檔次的選擇、價格的確定,對控制整個工程造價在投資允許范圍內起著關鍵作用。在當前市場上,材料、設備品種多、品牌多、規格多、檔次多、供貨渠道多、價格變化大,因此材料、設備的價格咨詢成為跟蹤審計的一項重要內容。
3.工程進度款的審核。工程進度款的支付時間與支付額度是工程的承、發包方十分關注的問題。在工程進度款的審核上,審計人員采取包括組織、技術、合同條款方面的種種措施,予以層層把關,使工程款不能出現超付的情況。
4.隱蔽工程的及時記錄。審計人員采取多種手段、方式,包括到現場進行材料取樣,拍攝現場實際情況,做好跟蹤記錄等。
5.工程變更、簽證的控制。基建工程的變更、簽證必然涉及到工程價款的變動,有的甚至采取策略,低價入圍,然后靠施工中的各種變更、簽證來確保自身利潤的最大化。因此施工中嚴格控制工程的變更、簽證,對于防止變相突破投資規模、控制工程造價有很重要的作用。
自2010年以來,我院進一步加大了跟蹤審計的完善和創新力度,主要有以下三項新舉措:一是對門診樓工程項目委托審計進行公開招標,不僅達到了充分利用社會審計的優質資源來降低建設成本、提高投資效益的目的,而且在社會上樹立了我院公開、公平、公正的良好形象。二是跟蹤審計關口前移。跟蹤審計是從源頭介入,即對工程設計、工程招標、工程合同、工程概預算等都嚴格把關,避免事后無法糾正的問題和無法挽回的損失。三是將跟蹤審計從基建工程擴展到修繕工程。對100萬元以上的修繕工程項目也進行了跟蹤咨詢。2010-2012年對基建維修改造項目的審計為醫院核減資金近300萬元。
1.顯性經濟效益。實施跟蹤審計以后所取得的經濟效益是非常明顯的。我院新建門診醫技樓工程送審總金額17 041.1萬元,審定金額13 626.7萬元,審減金額 3 414.4萬元,審減率為20%。而在實行跟蹤審計以前,醫院工程項目平均審減率為10%左右。
2.隱性經濟效益。隱性經濟效益是指通過跟蹤審計產生了經濟效益而沒有在結算審計報告中反映的部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材料價格方面。在沒有實施跟蹤審計之前,不少材料是由施工單位提供樣品和報價,實施跟蹤審計以后,材料價格得到有效控制。比如,在醫院門診樓外線工程中,其中井管報價為8 500元/m2,總價120萬元,經過審計人員核實,市場價為3 500元/m2,總價為49萬元,僅此一項就審減71萬元,審減率59.2%;裝修工程中,纖瓷板報價99萬元,審計經過市場調查審定為20萬元,審減79萬元,審減率為80%;外墻干掛石材的掛件,報價為21元/個,經審計調查,市場價格為5-7元/個,僅此一項審減52萬元,審減率67%。這種由施工方報價由跟蹤方核實定價的材料多達上百種,平均審減率為29.7%。
(2)土、石方挖運計價方面。土石方挖運的價格套用定額是合規的,然而很多單位采用了隨行就市的靈活方式,一般都低于甚至大大低于按定額計價。新建門診醫技樓土方工程,如按定額暫估價為48.81元/m3。實行跟蹤審計以后,我們根據市場情況,通過招標形成價格為26元/m3,僅此一項就為醫院節約資金58.4萬元。
(3)工程進度款的審核方面。進度款的支付依據是審計人員出具的審核報告和付款意見書。審計人員根據施工合同、設計圖紙、設計變更單、現場簽證單及現場實際完成的工程實物量,層層把關,出具審核報告和付款意見書。我院門診樓施工期間,進度款報審金額為16 637.32萬元,審定金額為11 294.04萬元,共審減進度款5 343.28萬元。
實行跟蹤審計后,由于審計部門從準備階段、施工階段和結算階段全過程跟蹤,筑起了一道嚴密的監督防線,由過去的“秋后算賬”轉變為防微杜漸,成為從源頭抑制腐敗的有效機制。醫院在建設工程方面的作為不僅樹立了自身的良好形象,而且對社會是一個很好的參照和榜樣。
1.加強了現場管理。原來現場管理中出現的亂簽證,資料收集不及時、不齊備等現象有了很大好轉,這為工程結算審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跟蹤審計的貼近現場、及時等特點,能非常快捷地配合基建部門解決許多技術層面的難題,能現場解決的盡量現場解決,從而加快了工程進度,提高了工作時效。
3.密切了相關部門的合作。由于跟蹤審計的明顯效果,逐步消除了一些部門的認識誤區和狹隘偏見,使各相關部門的配合更加緊密、更加協調,促進了相關部門工作的規范化,大大提升了綜合管理水平。
4.管理上的多重效應。跟蹤審計既是結算審計創新,又是建設項目管理模式的創新,通過對建設項目施工合同、材料設備價格、工程簽證、進度款、隱蔽工程和索賠進行咨詢和鑒證活動,促進了基建管理部門的合同管理、材料質量及價格控制以及項目工程進度款的控制。通過施工現場跟蹤,促進了施工單位的質量、安全管理,加強了監理單位責任意識,促進了監理工作到位。總之,由于跟蹤審計的介入,促進了建設項目的施工管理、監理管理、財務管理和項目管理,降低了工程成本,化解了過程中的經濟風險,多重管理效益顯著。
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的開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開展的時間較短,同時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持,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一步完善跟蹤審計工作:
相應的行政管理部門盡快建立與本地實際情況相適應的建設項目審計規程,研究制定可操作性強的業務指南,為跟蹤審計人員提供明確的業務指導和具體的衡量標準,以規范審計行為、規避審計風險。
要加大跟蹤審計人員專業技能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審計人員自身的業務水準和審計水平,使人員素質與跟蹤審計任務相適應,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努力成為復合型、實用型人才。
要把全天候跟蹤變為“重點關鍵環節”的跟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設項目關鍵環節一般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前期決策、設計、招標、隱蔽工程驗收、材料與設備調采購及重大變更等。
總之,醫院開展基建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可以拓寬審計領域,創新審計模式,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提高審計效率,促進工程項目的規范化管理。同時,對跟蹤審計進行積極探索和實踐,積累經驗,開拓創新,逐步塑造出一種全新的審計模式,更好地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