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琛
摘 要:《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卷)》說:“作文是學生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比欢?,作文卻是學生最不喜歡的,使得學生根本找不到學習的樂趣,因此,授課的時候教師要從多角度、多方面入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作文;現狀;寫作素材;寫作技巧
作文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它是語文能力與水平的綜合體現,也是實現語文素質教學的必要途徑。而且,新課程理念也越來越強調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它是語文應用價值的表現之一。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想法設法,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不斷練習中明確寫作的價值,使學生不再討厭寫作,進而,使學生養成終身寫作的習慣。
一、初中學生寫作水平現狀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都非常清楚,學生不喜歡寫作,老師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教學生寫,導致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不知道該用什么詞匯去描述某個事物等等,使學生根本找不到學習的樂趣。仔細分析,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還是學生心中無物,造成筆下無詞。再者就是學生閱讀面狹窄,隨著從低年級進入高年級學生的課業壓力越來越大,學生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看一些課外書,去開闊自己的視野,這也是造成學生不會寫的原因之一。還有便是學生平時練習的比較少,雖然每位語文教師都知道作文的重要性,但是,平時因為教學時間的安排使得學生練習寫作的機會很少,除非即將進行考試的時候,教師開始進行突擊練習,讓學生熟悉寫作的格式,至于內容方法全靠學生臨場發揮了,等等。以上幾點都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借助語文閱讀,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積累寫作
素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弊x書的過程就是積累的過程,學生可以在閱讀中積累一些好詞好句,豐富自己的知識寶庫,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且,上面我們也分析了,學生之所以不能很好地完成一篇文章的寫作,主要原因是寫作素材的匱乏,學生不知道該如何下手,該用什么樣的語言描述。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閱讀,要給學生時間和機會去積累寫作素材,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對于初中生來說,每天從家到學校幾乎是“兩點一線”,家長為了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學習當中,電視、電腦也只是星期六、日才能看,使得學生的視野嚴重受限,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帶領學生去擴大閱讀面,如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有價值的課外書,如:《讀者》《青年文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麥田的守望者》《相信自己,超越自己,改變自己》《文化苦旅》《守望的距離》等等;也可以引導學生積累一些好的詞句,如:“走向生活,你會獲得一份自信。走向生活,你會得到一個驚喜。走向生活,你會獲得一份坦然。走向生活,你增添生活的快樂,采擷人生的美麗,實現人生的價值。走向生活,就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快樂生活。”等等,讓學生靈活的應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進而,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使學生的寫作水平獲得大幅度提高。
2.借助文章鑒賞,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增加學生的寫作亮點
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的語文教學的目標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學習語文也不再是簡單地為了應對考試,更重要的是還要借助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獨立的閱讀能力,能夠使學生初步理解、
鑒賞文學作品,等等。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們可以借助文章鑒賞環節,滲透相關的寫作技巧,使學生在無形中提高寫作能力,進而,增強學生的寫作亮點,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一般作文寫作的技巧包括:語言修辭、表現手法、寫作方式等等。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改變以往單純的將寫作技巧當成一個獨立的板塊進行枯燥的講述,要將其與課文講解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在鑒賞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教學《山中訪友》時,本文是一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掌握本節課的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所以,我引導學生在鑒賞中去體會作者用詞的恰當和修辭手法的運用。如:欣賞好句:“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我讓學生從修辭手法(擬人手法)和表達的作者感情兩個方面進行闡述。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且,還可以在不斷練習中掌握修辭手法的好處以及如何應用,這樣學生的寫作技巧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當然,寫作水平也會隨之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借助周記、日記,加強學生的寫作練習,讓學生養成習作的良好習慣,進而,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輕松地掌握寫作技巧,并鼓勵學生積極創作,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李召魁.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作文水平[J].學周刊,2012(13).
(作者單位 湖北省江漢油田油建學校)
編輯 王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