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斌
摘 要:互動性教學反思是當今教師提高專業素養的重要依據,主要因為互動性教學反思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的認同感,并且有效改善教師的知識體系,本文針對互動性教學反思對教師專業素養影響效果問題的分析,提出幾點互動性教學反思策略,在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基礎上,達到良好的反思效果,使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互動性教學反思 教師專業素養 影響效果
互動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與其他教師相互溝通與交流,在短時間之內可以增強教師的教學效果,總結提高教學質量的經驗,加快教師實踐性知識向著系統知識轉化的速度,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問題的提出
教學反思概念是在上個世紀初期的時候,教育學家提出的促進教師教育實踐效率提升、轉變教學觀念、增強教學主動性的體系,在上個世紀后期的時候,相關研究人員針對教師教學反思問題,集中探討教師教學反思內涵與類型。近年來,研究人員開始重視教師教學反思的時效性,然而,教師教學反思界定還停留在教師個人反思層面上,導致其反思效率降低。本研究根據社會新視覺對教師反思進行了界定,提出了系統化與時效化的教學反思要求,也就是互動性教學反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師的反思效率,達到一定的素質提升水平[1]。
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有著很大的關系。在近幾年中,很多研究人員就對教學反思與教師素質提升之間進行了研究,并且得出結論:教師的良好反思可以將教學主體轉變為學生,使得教師能夠更好的對教學進行理解。教學反思也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例如:課堂教學計劃、課堂教學介紹、新教學工具的應用等。教學反思也可以幫助教師發現自身教學中的優點與缺點,使其采取有效的方式彌補缺點,這樣,才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教師反思還可以使得教師在分析與探討中改變自身教學行為,找到與學生相適應的教學體系,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反思可以督促教師學習教學知識與技能,使其不斷優化自身知識體系。同時,教師反思還能夠使教師不斷分析教學系統的完善性,進而采取有效措施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協調能力、融入新教學工具等,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2]。
教師在反思過程中,身份認同是較為重要的體系,一般情況下,教師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正確定位自己的位置,進而達到身份認同的效果。教師身份認同除了教師教學經驗與背景之外,還包括社會對教師的定位與要求,由此可見,教師的身份認同也是動態與協商過程,進而形成了集體教學觀念,搭建良好的教學橋梁,使得教師在樹立正確教學觀念的基礎上,通過教學工作提高實踐效率[3]。
教師實踐性知識主要是某教育學家提出的概念,其是教師利用獨特的方式擁有的某種知識,或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教師形成的經驗與知識,與學校、學生等相互關聯。教師實踐性知識被稱為教師的價值觀與信念,是教師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的導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教師的反思效果,達到良好的反思目的。
二、互動性教學反思對教師專業素質的影響
通過大量研究得知,互動性教學反思對教學素質產生的積極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就是可以提高教師之間的認同感,第二就是促進教師之間個人知識的系統化改革。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互動性教學反思可以提高教師之間的認同感
在教師實際發展過程中,認同主要分為自我認同與他人認同兩種體系,其中,自我認同就是對自身的認知與職業的看法,而他人認同就是其他教師對自己的認知與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師的發展。而教師在互動性教學反思過程中,會與其他教師進行互動反思,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不同環境的互動與專業能力的互動,形成良好的認知,首先,在自我認知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其他教師對自己的評價,改善自我認知體系,進而端正對自身的看法。其次,他人認知方面,教師可以在與其他教師互動的過程中,通過其他教師的對自己的觀察,使得其他教師對自己有著較為良好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發展效率,繼而促進教師之間的認同[4]。
互動性教學反思可以使教師提升自信心與積極性。主要因為教師在參與集體探討過程中,能夠不斷研究教學內容,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并且及時發現自身在教學中的優點與缺點,采取有效措施彌補缺陷,使其在自我認同方面得以提升,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反思效果。
2.互動性教學反思可以提高教師的實踐性知識系統化改造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互動反思可以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并且系統化的明確知識體系概念,形成良好的邏輯與推理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一定的學習模式,促進教師在顯性知識體系中得到完善。教師互動反思可以通過研討會等開展一系列文獻批判等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達到良好的培訓效果。教師實踐知識體系的系統化,就是教師構建有機教學理念的過程,使得教師通過對教學經驗的反思,不斷優化自身實踐知識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優化教師的教學模式,進而增強教師的教學效果[5]。
教師在互動性反思之后可以發現:首先,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并且利用先進的教學工具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確保教師可以更好的實施教育教學工作。其次,通過互動性學習與觀察,教師必須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并且設置培養學生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的教學模式,進而培養新時期的復合型人才。最后,教師還要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全面提升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創造能力等,這樣才能確保教師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結語
互動性教學反思是教師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依據,只有教師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才能有效改善教學模式,使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寧,王雪松.互動性教學反思對教師專業素養影響效果的研究[J].基礎教育,2016(1):57-64.
[2]王保強,何柏.新課程背景下化學課堂有效教學反思的4個問題[J].化學教育,2014,35(1):8-10.
[3]戴艷.課改背景下語文課堂互動教學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
[4]程相連.大學英語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現狀調查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 [5]楊曉敏.有效提問促進數學教學目標達成——課例評析及教學反思[J].基礎教育論壇,2012(1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