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麗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6.159
[摘要]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響。 方法 選取該院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內診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給予兩組實施常規護理,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多角度實施健康干預及教育,觀察比較分析兩組老年患者的生活方式及血糖的控制情況。 結果 實施健康教育后,觀察組患者生活方式得到較大改善,比對照組患者生活方式更健康良好,同時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和2 h血糖測試結果比對照組患者都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給予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護理,對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方式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并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關鍵詞] 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預;影響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8(b)-0159-02
近年來,老年糖尿病患者數量呈上升趨勢 ,嚴重影響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質量。且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將有可能引發并發癥,進一步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該文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該院接診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比較兩組采取健康教育干預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及生活方式改善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內診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男35例,女25 例,年齡30~77歲,平均年齡(47.2±6.3)歲,病程半年至18年。經檢查,60例老年人均診斷為糖尿病,且沒有其他合并癥。隨機分組后,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觀察組進行健康教育干預,對照組按照常規的護理法,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的辦法進行護理,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包括。
1.2.1 心理疏導 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的其中一種,常常造成患者情緒上的緊張、焦慮,甚至恐懼等,給患者心理上帶來很大壓力,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且缺乏對治療的信心。所以,給予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員進行心理上的疏導和干預意義重大。實施心理干預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急于求成,通過交流的方式,慢慢從多角度鼓勵、疏導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造循序漸進地向其普及與疾病相關的護理常識和注意事項等健康指導,采取多種途徑鼓勵患者建立對治療的信心,緩解其緊張、消極的情緒。
1.2.2 健康指導 定期有計劃地給予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員普及有關糖尿病的病理知識及護理期間的注意事項,包括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機理和慣用治療方法,同時指導其應對并發癥的相關措施和用藥方法。一方面是指導用藥常識。在實施健康教育干預護理的過程中,教育的重點在于使用不同藥物的降糖作用和相關注意事項,尤其是要特別解釋說明胰島素的使用效果和作用。指導患者掌握使用注射器注射胰島素正確的方法和要領,以及相對應的血糖指標,教會患者及其家屬如何更好的監測血糖;另一方面是生活方式教育。實施健康護理干預,應向患者解釋說明日常飲食和鍛煉對治療的作用。通過健康飲食和運動教育,促使患者正確認識合理、健康飲食的重要意義,了解適當運動為治療帶來的積極作用,同時指導患者開展日常運動治療的方法。通過列舉一些較為成功的運動治療案例,促進患者對運動治療的積極性。根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體狀況和病情以及家庭情況,為患者個別定制相應的合理飲食方案和運動治療方案,在進行一段時間后,觀察其效果,并視情況進行跟蹤更進,達到循序漸進推動運動治療和飲食配合的開展。此外,還要注意適時開導患者,讓其增進對治療的信心,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面對病情,積極配合治療。通過心理和飲食及運動等方面多管齊下,確保實現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1.3 評價標準
護理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情況,同時測試老年患者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分別測量空腹、飯后2 h血糖變化情況。采用糖尿病知識測試問卷量表測定糖尿病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問卷調查結果進行評分,按照分值多少判定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分數高于20分的評定為優,說明掌握較好;分數在15~20分之間的,評定為中等,說明掌握程度一般;分數低于15分者,評定為差,說明掌握效果不理想。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20.0版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χ2檢驗計數資料和t檢驗計量資料,(x±s)代表計量數據;n(%)代表計數資料;當中,P<0.05表示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生活方式對比
實施健康教育后,觀察組的30例患者中,情緒穩定有26例,不穩定者為4例,穩定率為85.2%;對照組的30例患者中,情緒穩定者15例,不穩定者15例,穩定率為50%,可見,觀察組情緒穩定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2.2 兩組患者生活方式對比
觀察組患者通過運動和用藥治療方面,24例能夠堅持規律的運動方式,1例不規律,26例堅持規律用藥,4例不規律;對照組中,規律運動者14例,不規律者16例,規律用藥16例,不規律者14例。觀察組患者生活方式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比
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方面,觀察組有26例成績優,3例成績中,1例差;對照組有15例優,8例中,7例差。觀察組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對比
觀察組30例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值為(6.62±0.45),餐后2 h血糖平均值為(10.33±2.35),糖化血紅蛋白平均值(6.32±1.41);對照組空腹血糖平均值為(11.82±2.65),餐后2 h血糖平均值為(13.13±3.35),糖化血紅蛋白平均值(8.32±1.81)。三項指標對比中,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健康教育基于有計劃且系統地進行教育,促使人們自覺選擇對健康有利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進而預防疾病的發生,保持健康。在治療糖尿病過程中,健康教育對治療的輔助作用就非常明顯,且輔助程度取決于患者的配合程度。該研究結果顯示,在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健康教育,將有利于促進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從而達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從而促進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8):2-42.
[2] 《糖尿病新世界》2015年總目錄[J].糖尿病新世界,2015(24):199-236.
[3] 陳鴻,王愛花. 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J]. 廣州醫學院學報,2014(1):73-74.
[4] 馬芳.社區糖尿病患者飲食干預和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1,2(12下旬刊):76-78.
[5] 王永麗,張媛.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 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2(34):80-82.
[6] 張立群,王萍.系統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當代醫學, 2010,16(31):84-86.
[7] 王欽.住院糖尿病患者100例的健康教育[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9(3):88-90.
[8] 蔣菊芳,夏娟靜,丁蘭芬.以自我效能干預為基礎的健康教育對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2,18(34):92-94.
(收稿日期: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