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企業近幾年發展速度不斷加快,2012年已有4家整車企業和1家零部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但是,汽車企業整體競爭力遠遠落后于跨國公司,我國汽車企業正處于向世界汽車巨頭學習并追趕的歷史進程中。
當前,國內汽車市場國際化趨勢已經確定,內資汽車企業正在同通用、福特、豐田等國際知名的汽車制造商展開全方位的競爭。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導致我國汽車企業的比較優勢逐漸減弱,傳統的低勞動工資、低資源成本等優勢逐步喪失,為此必須尋找提升我國汽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舉措。
縱觀美、日兩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美國汽車的崛起源于福特流水線的產生,日本企業的崛起離不開精益生產的貢獻。因此,世界級企業的誕生不僅僅是先進技術的創新,更是管理的創新。
轉型時期,如何尋找改變中國汽車企業現狀的管理良方顯得尤為重要。為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組織成立了汽車企業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企管委”),并于2012年12月12日-13日,在北京鐵道大廈召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企業管理委員會成立會議”。

董揚:“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氣”
要真正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不能人治,要法治,按法規制度辦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介紹了當前汽車工業形勢和發展前景。
2012年1-11月,汽車生產量增長4.5%,銷售量增加4%,11月份銷售量比生產量多3萬輛,市場形勢略顯好轉。但12月不會出現奇跡,正如有些人所說,“2012年汽車工業的發展形勢是,完成了就完成了,完不成就完不成”。毛主席說,“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2012年汽車工業發展形勢已經如此,2013年在汽車剛性需要的拉動下,我國汽車工業的增長速度將會保持在7%左右,基本與我國GDP同步。2013年汽車工業發展的官方預測,將在2013年1月發布。
目前我國汽車發展形勢整體還不錯,基本屬于良性發展。汽車行業在高位盤整,利潤增長大于銷售增長,效益相比去年沒有下降。同時,這給我們樹立信心,企業可以把精力放在整合渠道,提高質量,策劃品牌上。
2013年汽車工業形勢會好于今年,增速應該與國家GDP保持同步。其中,自主品牌汽車會更加嚴峻。我多次呼吁,我國汽車企業應該抓住機會,修練內功,提高管理水平,加大資金投入,提高技術研發水平。目前我國汽車工業的整體研發投入占銷售額不到2%,與國際知名汽車企業10%,甚至更高的投入相差甚遠。如果我們企業能夠將研發投入提高到2-4%,經過幾年發展和積累,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以及技術研發水平肯定會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因此,要建設汽車強國,我國汽車全面的研發投入一定要看與國際看齊。
中國汽車工業強調企業管理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引入階段,看板等概念的引進。最近,在回憶中日汽車產業的關系時,其實日本對我們的幫助很多;第二階段,普及階段。《改變世界的機器》這本書,當時風靡中國。第三階段,“真干”階段。一是真正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不能人治,要法治,按法規制度辦事。二是汽車工業企業管理采用先進制度。
期許:從一汽、北汽、吉利等企業管理負責人的到會,可以看出大家都很重視企業管理。既然企業管理值得研究,中汽協就成立汽車企業管理委員會。但同時,有一原則,正如毛主席在莫斯科時說的,“又好看,又好吃”。企管委每年要辦一些行業和企業認為應該辦的事。
李京生:競爭優勢重在管理
現在靠什么提高核心競爭力?靠提高管理水平,從管理中要效益。
主管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企業管理委員會日常工作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京生,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企業管理委員會成立的目的,意義及下一步開展的工作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處于重要轉型階段,汽車工業同樣如此。汽車企業要由大變強,必須提高競爭力,加強企業管理水平。過去中國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是廉價勞動力和土地資源,但現在這些優勢逐步消失。因此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需要轉變。現在靠什么提高核心競爭力?靠提高管理水平,從管理中要效益。
中國企業管理水平比較低,究其原因一是從低生產力轉變過來,沒有花大力氣去培訓提高;二是沒有專門的部門去管理。正是看到這一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組織成立汽車企業管理委員會。
企管委下一步開展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開展《中國汽車企業管理水平現狀和發展分析》課題研究。其目的是摸清行業企業管理水平現狀,找到與國外企業可能存在的差距,尋找中國企業管理特色,為提升產業競爭力提出建設建議。
第二,企管委將以推廣精益生產為主線,開展“精益改善案例評選,包括車間、班組和個人 ”及精益改善成果交流活動。
第三,組織開展歐盟能源管理師項目,我們要學習該項目的方法,目前國內企業普通較為關注。能源管理師項目(簡稱EUREM)是1997年由德國紐倫堡工商會首創的,是歐盟官方正式的面向能源效率的高級專業職稱教育計劃。EUREM結合了能源基礎知識與德國豐富的節能經驗和優秀的節能示范案例,使受訓者獲得改善企業能源管理水平同時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能力,從而在歐洲受到企業的廣泛歡迎。德國和歐洲的實踐證明,節能是投入產出效益最好、見效最快、且最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降低能耗措施。
滕鐵騎:如何輸入鮮活的“靈魂”
研究怎么為企業,輸入企業家精神,建設企業家團隊。然后,才去研究創新管理,進行市場開發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奏效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滕鐵騎從個人角度談了汽車企業管理的三個層次。
企業管理分三個層次,一是如何給國企輸入鮮活的靈魂。與汽車發達國家對比,找到中國汽車行業的企業管理薄弱環節。目前,國企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缺陷。二是有媒體說,“國企領導不是企業家”,這讓搞企業的我們感觸很深。三是從我國企業管理走過的歷程看,企業管理基本停留在最低層面,如TQM質量管理解決方法上。
期許:企管委首先研究怎么為企業,輸入企業家精神,建設企業家團隊。然后,才去研究創新管理,進行市場開發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奏效。企管委開展工作,不能簡單地停留在基本層面,那樣企業管理的效果不明顯,也不能長久。
陳江:“現身說法”談管理國際化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江,“現身說法”介紹北汽如何實施管理國際化”的經驗和面臨的挑戰。
當前,北汽集團正面臨上中下三個方面的競爭壓力,實現跨越式發展是集團公司的戰略性任務。在“十二五”戰略規劃中,明確提出將“管理國際化”作為實現集團發展戰略的重要路徑。結合北汽集團管理實踐和標桿企業先進經驗來看,我們的管理體系建設既有一定優勢,也存在不足。優勢體現在,適應企業發展情況;傳承北汽優秀傳統;專業化分工,強化了團隊執行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不足之處表現在,部門職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制度流程體系仍需進一步與業務體系銜接、融合,形成企業創新文化。近年來,從風險管控角度出發,加大了全面風險管控力度。
下一步,北汽集團將開展管理提升計劃。在組織建設、制度流程建設、管理創新、風險管理四個方面實施改進方案和工作計劃。
期許:一是協調建立國內汽車企業在企業管理方面的交流機制,加強信息溝通;二是協調建立非汽車行業標桿企業交流機制,加強標桿學習;三是建立企業管理專家庫,形成企業和專家的對接機制;四是收集、推介國內外標桿企業先進管理模式、管理工具、管理方法。
張愛群:樹立標桿,對標找差,努力趕超
對標管理,就是動態瞄準一個比自己績效更高、機制更好的組織。我們吉利人,要樹立標桿,對標找差,努力趕超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愛群在會上,介紹了一個家庭式作坊,如何變成吉利集團。
吉利集團非常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其建設方向是,人性化神經管理,軍事化高效執行。吉利經營哲學體系和實學體系是成千上萬吉利人多年創新與經營實踐的積累,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同時,集團開展了問題文化為基礎的元動力工程。我們的“元動力”顛覆了傳統的管理思路,即領導為員工服務,部門為一線服務;員工考核領導,一線考核部門。問題文化是,發現問題是好事;解決問題是大事;回避問題是蠢事,沒有問題是環事。
可以自豪地說,在吉利,人們不再只是為了謀生、賺錢的企業雇員,而是有著人生目標、愿為用戶快樂、行業發展自覺作出貢獻的勞動者。
在管理方面,吉利采取對標管理,品質經營。對標管理,就是動態瞄準一個比自己績效更高,機制更好的組織。我們吉利人,要樹立標桿,對標找差,努力趕超。不斷超越自己、不斷超越標桿、不斷追求卓越。
期許:企業非常渴望在管理上能夠提高,希望有組織交流,現場觀摩的機會,比如一汽在管理上是老大哥,幾十年如一日的管理經驗和上汽的“人人是精英者”活動,我們希望能夠從中得到學習和交流機會。我相信,只要去學,還是能學到很多東西。
莊志強:TPS提高企業競爭力
精益生產的核心思想是,消滅浪費,創造財富。豐田生產方式最重要的概念是消除浪費。
豐田紡織(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莊志強詳細介紹豐田生產方式的特點及如何開展和改進,以達到消滅浪費,提高企業競爭力。
豐田生產方式(TPS),是對生產的重新思考、意識上的革命、競爭力的源泉、企業文化的重塑。TPS的根本是,一個目標,二大支柱,一大基礎。一個目標是低成本、高效率、高品質生產的徹底追求;二大支柱,即JIT(just in time)和自動化;一大基礎,即改善。JIT是必要之物、必要之量、必要之時,豐田喜一郎在1938年首先提出實現JIT生產的思想。
精益生產的核心思想是,消滅浪費,創造財富。豐田生產方式最重要的概念是消除浪費。
TPS是豐田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活力之源,不斷的改善是企業競爭力的源泉。其初級是怎樣認識TPS的效果,減少庫存;中級是發現問題,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品質;終級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文化。
期許:中國汽車產業的競爭力提高有待于企業生產性能的大幅度提高。零部件是汽車產業的基礎,目前的關鍵是中小企業云集的零部件產業如何提高競爭力。我們應該拋棄急功近利,TPS是促進、保證企業不斷成長、變強的重要途徑。我們與中汽協合作,關注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生產性能提高,我們把精益生產的經驗介紹給中國企業,也愿意在中國開展豐田生產方式的推廣活動,并提供相應支持,如指導人員派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