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欣然
【摘要】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實踐“整本書閱讀”面臨著一些現實困境:小學生實際英語閱讀能力有限、班級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參差不齊、合適的閱讀內容少見、課堂時間有限等。但教師可通過系列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閱讀興趣,打造合適的閱讀環境和心境,積極推進與引導“整本書閱讀”,幫助學生迎接新挑戰。
【關鍵詞】小學英語;整本書閱讀;閱讀能力;閱讀環境;閱讀心境
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許多人或許已經很久沒有靜心閱讀一本書了。讀書開拓靈魂世界的廣度和深度,構建精神世界、豐富生命的內涵,對人與社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而語言學習與閱讀密不可分,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當前,小學英語教材內容多為對話或短語篇,絕大多數都沒有與之配套的英語閱讀書籍,學生們缺少閱讀英語書籍的機會。因此,近年來,許多小學英語教師都投身于英語閱讀教學的探索和實踐。
一、小學英語“整本書閱讀”面臨的困境
“整本書閱讀”,即“讀整本的書”,“把整本書作為主體”在語文教學領域早已不是一個陌生概念。早在1941年,葉圣陶先生就在《論中學國文課程的改訂》中論述了讀整本書的重要價值和讀單篇短文的局限性。近年來,“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與實施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探索與研究主要集中在語文教學領域。少數初中、高中英語教師亦展開了一定研究。而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嘗試實踐“整本書閱讀”理念,遇到了一些困境。
1.小學生實際英語閱讀能力與“整本書閱讀”的能力要求存在差距
“整本書閱讀”顧名思義,要把書作為一個整體閱讀。“整本書閱讀”在語文教學領域進展順利,取得許多研究成果。因為中文是學生的母語,學生從出生開始就一直生活在中文環境中,口語流利。閱讀整本中文書時,學生只需具備一定的識字能力,即使有生字詞,也可以利用已有的中文基礎,聯系前后文猜測大意。而且,有一些兒童中文讀物配有拼音,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借助拼音朗讀出來,便能理解文字意思。
同理,在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學生從幼兒階段就會接觸自然拼讀,建立單詞形與音之間的聯系。在閱讀英語整本書的初始階段,學生雖然書面詞匯量并不大,但根據單詞的拼寫,嘗試拼讀出單詞大概的讀音,再聯系已有的口語詞匯,自行匹配單詞的音和義,也能較容易地理解書中詞句的大意。
但是,由于我國小學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語口頭交際的經歷過少,沒有母語環境提供足夠的語言基礎;英語詞匯量小,即使學會拼讀,讀出單詞也無法理解意思,其實際英語閱讀能力受到限制。在這樣的情況下,如要在小學英語課堂進行“整本書閱讀”,首先面臨的困難是:學生英語閱讀能力難以支撐學生在閱讀整本書時達到準確、全面理解內容的目標,學生甚至可能無法大致理解內容。這樣的實際困難會極大程度上地制約“整本書閱讀”材料的廣度和深度,適合“整本書閱讀”的閱讀材料可能會局限在與教材內容相似的少量簡單書籍。
2.班級內小學生的實際英語閱讀能力存在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
不僅非母語導致小學生實際英語閱讀能力有限,在同一個班級內,不同學生的實際英語閱讀能力也有相當的差異,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由于“整本書閱讀”要讀整本的書,把書本當作一個整體來閱讀,相較于平常的小學英語閱讀,整本書閱讀的篇幅會比以往的更長。且在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教師的幫助和引導會相對較少,學生會具有更多的自主性,閱讀的內容也會更加豐富。這對于能力較高的學生來說,這樣的閱讀特點給予了他們更多的空間,他們能更加暢快地享受自主閱讀、連續閱讀的愉悅。但對于少數能力偏弱的學生來說,“整本書閱讀”這樣的閱讀方式可能存在一定困難,反而打擊了他們的閱讀積極性,達不到“整本書閱讀”的目標,實現不了“整本書閱讀”的意義和價值。
3.“整本書閱讀”的內容和時間安排存在現實困難
“整本書閱讀”材料的選擇需要考慮許多因素:
(1)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
(2)學生當下的詞匯量、識詞能力、拼讀能力、閱讀流暢度等閱讀相關的能力水平;
(3)班級里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差異;
(4)材料的主題;
(5)內容的長度與難度;
(6)材料是否適合進行“整本書閱讀”;
(7)……
選擇閱讀材料時需要考慮的因素眾多,時間安排也很有限。當前,許多小學的英語課程周課時都不超過4課時,這部分課時通常僅僅只足夠完成教材教學,“整本書閱讀”的實踐則需要教師和學生花費更多額外的時間和精力。
二、針對小學英語“整本書閱讀”困境的思考與建議
縱使面臨很多困難,小學英語“整本書閱讀”仍然具有重大的研究價值與意義。學生推開英語“整本書閱讀”之門,意味著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得到提升,能獨立、自主地享受閱讀英語書籍的快樂。教師如何積極推進與引導,幫助學生迎接“整本書閱讀”的新挑戰,逐漸解決上述的困難?筆者通過研究與思考,針對實踐與推進“整本書閱讀”,有以下想法和建議:
1.發展閱讀能力,合理規劃與安排“整本書閱讀”
小學生要進行英語“整本書閱讀”,首先面臨的困難就是英語閱讀能力水平有限。因此,需要教師的積極幫助,在不斷發展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水平的同時,合理規劃閱讀內容、閱讀方式和閱讀進度等,逐漸達到“整本書閱讀”的目標。
(1)合理安排閱讀進度和活動,循序漸進培養“整本書閱讀”的能力
能力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英語的閱讀能力包含很多方面,如,解碼能力、語言知識、理解能力、文化意識等。因此,閱讀能力培養應該是一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
低年段是英語閱讀預備階段,可以看作“整本書閱讀”的預備期,此階段不適合過早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整本書。教師應開始培養文本概念、拼讀能力、音素意識等閱讀能力,并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口語詞匯、常見詞等基礎。由于此階段的英語閱讀需要教師的引導、幫助和講解,“整本書閱讀”的內容應簡短、簡單,學生通常在教師講解后再嘗試“整本書閱讀”。
中年段是英語閱讀初始階段,此階段學生開始掌握一定的詞匯、語法、語篇知識,閱讀流暢度提高。教師可以加強閱讀策略方面的指導,如,信息提取、聯系上下文猜測大意、預測情節發展等,在適當的時機引導學生自主嘗試“整本書閱讀”。此階段的“整本書閱讀”不適合設置過多檢測活動,類似于習題、口頭或書面練習等,避免部分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產生抵觸或畏難情緒。
高年段是英語閱讀發展階段,學生經過幾年的閱讀能力培養,具備一定的系統化閱讀能力基礎。此階段可以增加“整本書閱讀”的次數,豐富閱讀材料的類型,如,不同類型的繪本、童話、科普書、短篇小說等。另外,在此階段,“整本書閱讀”前、中、后均可以增加思維訓練相關的閱讀活動,鼓勵學生在理解之外進行比較、批判性思考、鑒賞等,提升閱讀的廣度和深度。
(2)選擇適當的閱讀材料,適合并發展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如上文所述,選擇“整本書閱讀”的閱讀書目時,需要考慮眾多因素。學生們學習閱讀其實是一種模仿的過程,正如利維·維谷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所說,初學閱讀的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水平與潛在閱讀能力水平之間存在差異,這個差異便是學生的發展空間與潛力。因此,“整本書閱讀”的材料選擇、閱讀活動設計等都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有適當難度的內容。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覺得有挑戰、感興趣,其潛能得到發展,又不會因為過難而產生畏難情緒。
2.激發閱讀興趣,幫助學生熱愛“整本書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具有足夠的興趣,學生便愿意主動迎接挑戰,主動克服困難,逐漸愛上“整本書閱讀”。
(1)打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環境給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浸潤在書香氛圍中的學生自然而然會更加熱愛閱讀。通過安排班級閱讀活動、布置課室等可以營造積極閱讀的氛圍,學生們互相激勵、互相影響,可以提高閱讀興趣。
班級閱讀活動的意義在于共同建立閱讀習慣,使閱讀成為有儀式感的體驗,習慣性的行為。例如,教師在高年級班級開展課上持續默讀,每課時抽出一定時間,組織全班學生閱讀,一周閱讀一整本較長的英語繪本、故事等書籍;或者在班級內部展開英語書籍漂流活動,鼓勵學生攜帶自己的英語書籍回校,在班內輪流閱讀整本書;也可以利用網絡軟件等方式,開展班級整本書閱讀打卡活動,并對積極參與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
課室是學生一天中停留時間最長的場所,這里可以被打造為一個充滿讀書氛圍的地方。課室的一個角落可以成為英語讀書角。隨手可以拿到英語繪本、英語故事書是學生們主動嘗試“整本書閱讀”的開始。比起全班學生一起讀一本書,這樣的方式可以提供更豐富的書籍資源。教師還可以布置適當的閱讀活動,給予學生創作機會,制作讀書筆記、書簽、海報等可視的閱讀成果或閱讀作品,粘貼在課室四周,亦是直觀的與閱讀相關的裝飾。
(2)建立良好的閱讀心境
良好的閱讀心境包括興趣、信心、耐心等。艾登·錢伯斯在《打造兒童閱讀環境》中指出:“如果我們是充滿期待,自發性地想去閱讀,那么我們將很容易進入狀態并樂在其中;但如果我們是百般不愿地被迫拿起書本,那么閱讀將淪為一項無聊透頂的作業。”這說明心境深深地影響閱讀,尤其“整本書閱讀”通常會持續更長的時間,更需要持續、穩定、積極的閱讀狀態。因此,教師在挑選材料,設計閱讀活動、評價活動和教學環節等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緒及心態,盡量使其保持輕松、積極、愉悅的狀態。
艾登·錢伯斯在《打造兒童閱讀環境》提到,聆聽故事是一種很好的閱讀學習活動,聆聽的過程是沒有壓力而放松的,而且通過口語中的語氣、音調等也可以更充分地展現書中的情感態度。聆聽者可以用心體驗,等到自己閱讀時,有了先前的體驗和經驗,閱讀會更加容易。所以,教師可以在“整本書閱讀”的間隙,組織類似的聆聽活動,由教師或學生朗讀一整個繪本、一本書的片段等,提供一個像在家中聽媽媽講故事的親密氛圍,提升在校閱讀的體驗感。
閱讀不僅是一種輸入活動,也是一種輸出活動。“整本書閱讀”后,往往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困惑、不同的評價,他們會從各自不同的角度解讀同一本書。因此,班級內展開多種形式的閱讀交流分享活動,有助于激發開放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也有助于建立班內閱讀交流、互助閱讀的良好氛圍,提升學生閱讀的信心和興趣,從而使他們渴望繼續閱讀。
英語閱讀能力與品格的發展是一個持續、循序漸進的過程,小學英語“整本書閱讀”是一個嘗試,是一次挑戰,也是一個機會。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索,雖然會遇到困難,但是堅持并不斷調整,一定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參考文獻:
[1]艾登·錢伯斯.打造兒童閱讀環境[M].許慧貞,蔡宜容,譯. 南海出版公司,2007.
[2]陳聰,張小艷.基于整本書閱讀的英語教學研究[J].品味經典,2020(6): 141-142.
[3]石群.建構整本書閱讀課程體系的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19(3): 10-12.
[4]于群.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