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憲波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情感敏感、善變的階段。班主任則應該根據學生的成長需要扮演好各種角色,提高班級管理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不容小覷,在班級管理和教學過程中的一言一行以及管理風格等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班主任要正視班級管理工作的現狀,及時優化班級管理措施,這樣才能夠勝任初中班主任的各項管理和教學工作。
【關鍵詞】初中生;班主任;班級管理
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我、獲得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從班級管理中師生關系構建、思想道德教育等角度分析對策。
一、實施有效的初中班級管理策略
首先,融洽的師生關系是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的前提。在師生關系構建中,班主任占據著主導地位,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班主任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管理態度都直接影響著學生與其溝通和交流的質量,對師生和諧關系的構建效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當主動適應現代教育改革需求,轉變陳舊的思想觀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當代師生關系十分冗雜,隨著現代教育研究的不斷深入,有關如何根據社會的變化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理論也層出不窮。其中有萌芽于社會學的“關系理論”,有學生認知發展理論等,這些理論對研究新型師生關系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例如,教師可以從關系理論出發,將“教師”置于與“學生”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根據二者關系的轉換來提升教學效果。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人際關系是一種最為復雜的關系,班主任在教育實踐中,最核心的是從平等的角度構建師生關系,即從人格上與學生保持平等,這樣才能抓緊延伸出其它的關系,并激發學生的自我效能。
除了關系理論,班主任還要對規則理論予以重視,如果說關系理論倡導的是一種非規則性關系治理,強調的是人性化的管理,規則理論則強調規則的約束。但是,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叛逆心理讓他們十分熱衷打破規則。對此,班主任應該具體分析,找準建立規則、執行規則的方法和尺度,讓規則成為師生關系協調發展的保障。其次,思想道德教育是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促進學生成長的“助力器”。所以,在日常班級工作中,班主任要從細節出發,教會學生明辨是非和做人做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從而達到實現自我發展的目的。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教育培養:第一,從行為習慣入手,加強對學生自我覺知的培養。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判斷是非對錯、善惡美丑的觀念。所以,班主任要讓班級規范扎根在學生心中,讓學生用角色約束自己,從而在自我覺知下塑造良好的行為習慣。第二,從心理發育入手。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中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分析,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循循善誘,幫助學生走出成長的困境,在自我調節中合理應對外界壓力。第三,從班級氛圍入手。通過培養能力強、責任感強的班干部,配合教師工作,讓學生既能夠進行自治,也能夠獲得榜樣的指引。第四,從文體活動入手。要利用班級文藝活動、體育活動熏陶道德意識,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的才能和潛質,從而在發展自我的過程中養成道德品質。
二、班級風氣建設
班級風氣建設是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自主的環境,使學生愿意在這個環境中進行自主管理。反之,如果班級的氛圍散亂不堪或者是一點自覺氛圍都沒有,不論是什么制度都是執行不下去的。所以,班級風氣建設可以說是自主管理制度建設和執行的關鍵影響因素。那么,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班級自主管理建設呢?例如,班主任要注重對班級風氣的建設,不斷為學生創造交流互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培養,為班級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因此,在初中階段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進行自主管理,班主任要將班級風氣的建設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讓學生通過交流互動增進了解,形成和諧的氛圍和良好的風氣。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通過創新班級活動形式為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創造機會,比如,定期組織班會活動并由學生主持,使學生在溝通的過程中解決矛盾,并形成更加密切的班級關系,從而為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增強以及班級氛圍的營造提供支持。
三、構建初中生班級自主管理的評價體系
為了使初中班級學生自主管理的效果更加突出,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構建更加完整的評價體系,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評價,以保障教學活動目標的實現。第一,班主任評價。班主任的評價能對學生的活動起到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也就是說,在學生進行自主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對學生的管理情況進行分析,及時找準方向,確保學生的自主管理效率能夠得到提高。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從學生管理的方式、管理的過程以及最終的結果等方面對學生的班級管理實踐進行點評與指導,既能讓學生獲得信心與能力的增強,也能使班級管理效果更加顯著。在初中班級學生自主管理實踐中,為了加強對學生的監督,實現管理效率的提升,班主任構建評價體系時,要注重對學生自身意識的引導,使其能更加積極主動并全面地對自身進行評價。例如,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個人總結,匯報個人在學校的生活、學習等,使其獲得語言表達能力、思考能力的鍛煉,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保障。第二,學生互評。同學是學生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接觸與聯系最密切的人,在同學之間的交流活動中能了解到許多無法獲取或者掌握的信息。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互相評價能保障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的發展。因此,在初中班級自主管理實踐中,班主任要引導學生通過互相評價為自主化班級管理實踐提供支持,以達到開展教學活動的目的。
四、結論
總之,班主任要制訂好班級管理策略,盡可能避免一些教育問題的出現。同時,班主任也要客觀分析學生在這一階段身心發展的規律,并且及時調整班級管理的策略,既要尊重學生內心的想法,也要體現班級管理的教育作用,引導學生平穩健康地度過青春期,促進學生在初中階段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鄒麗瓊.心理劇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廣東教育(綜合版),2021(2):73.
[2]倪瑾.小組合作模式在初中班級德育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1(3):161-162.
[3]段海葉.生涯教育助力縣域初中班級管理模式探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21(1):12-15.
責任編輯? 胡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