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韜奮希望小學一直以開展經典文化誦讀活動為抓手,為師生搭建平臺、營造氛圍;加強指導,激發興趣;開展多樣的活動,讓師生共同體驗成功。一時間全校掀起了誦讀中華經典文化的高潮。此項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古典文化的積累,提高了師生的人文素養,加深了師生的文化積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受到領導、專家的一致好評,被鹽城市教育局授予“經典文化誦讀”特色學校。
關鍵詞:經典文化;氛圍;興趣;成長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誦讀經典則是汲取精華的學習方式,是傳承優秀文化的通道。學生階段是人生讀書的黃金時光,幫助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習慣,多讀書、讀好書,會使他們終身受益。通過創建書香校園,營造書香育人環境,構建健康、和諧的校園,讓師生在書香環境中豐富和體驗情緒、情感,體驗讀書學習的樂趣,追求成功,體驗成功,樂于成功。讓師生在健康和諧的書香環境里不斷追隨成功的愿景,以達到自我激勵,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發展的目的,使自身的人文素養得到很好的修煉。
本文就是試圖從創建書香校園出發,抓住學生的興趣,通過誦讀經典的方式,讓學生得到健康快樂的成長,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與健全的人格。在閱讀的百花園里,讓學生的童心飛揚,生命變得精彩。
一、搭建平臺,營造氛圍
1.成立班級讀書角
為了保證學生課外閱讀材料的數量和質量,除了向各班級全面開放圖書室,還倡導各班建立“圖書角“,號召學生將自己的好書帶到學校與同學們交流,以實現“資源共享”。
2.確立讀書課
將每周二和周四的中午活動課時間定為“課外閱讀指導課”,專門用來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開展讀書會、討論會、演講會、辯論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以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3.形成“誦讀成長足跡卡”等制度
各個班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推薦的書目,用“誦讀成長足跡卡”等檢查學生讀書情況,以促進學生認真讀書。
附:
二、加強指導,激發興趣
1.閱讀方法指導
(1)指導學生合理利用工具書或網絡查檢資料;(2)指導學生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幾種常用的閱讀方法;(3)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提高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能力;(4)指導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熟練運用在閱讀過程中隨機圈、劃、點、注、評、摘等方法。
2.讀書筆記輔導
(1)指導學生學會摘錄,寫摘錄筆記。要教會學生在理解、品析的基礎上,摘錄課外書里的精彩語句、語段,提高鑒賞能力,加強閱讀積累。(2)指導學生學會批注,寫心得筆記。要教會學生將閱讀時大腦中閃現的靈感和智慧的火花隨時記錄下來,形成點滴體會,促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內化運用。(3)指導學生發揮想象,寫想象筆記。主要是續編故事、改寫故事,發展聯想和想象能力,從而培養創新思維。我們要通過提示范例,摘錄講評,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學生做筆記的能力。
3.如何選擇背誦古詩
教師根據學生的年段、心理特點,先選擇課程標準規定的小學生應背古詩80首里面,朗朗上口、合轍押韻、耳熟能詳的古詩。課本里要求背誦的古詩有十幾首不是小學生應背古詩80首里面的,這些古詩老師必須要求學生會背,而且要求會寫。
三、活動多樣,體驗成功
1.手抄報比賽與展評
各班根據讀書情況出一期手抄報,選出好的作品展評,以此促進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
2.讀書心得展評
根據各個年級的規定書目,由學生寫出讀書心得,在班級進行交流并且評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展評、獎勵。
3.古詩文朗誦
(1)對于小學生必背的古詩文和校本課程中的古詞,利用每周早上的晨讀時間組織學生背誦,教師檢查督促,扎實抓好每天的晨讀。(2)古詩的積累是正常的語文教學的正常內容之一。要求語文老師每周一在黑板報的“古詩詞園地”中上出示一首古詩或詞,然后領導學生誦讀,然后由較好的學生領導讀,每天就由值日學生領導誦讀,指導背誦。到一周結束時,要求學生能默寫。(3)充分利用班級的評比活動,各班均采用各種評比活動,在班上開展古詩文誦讀比賽,讓學生積極參加此活動,學生背誦的古詩在教室里展示出來,讓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悅。
“讀好書,打好人生底色。”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閱讀的意義。如今,走進韜奮希望小學的校園,到處有瑯瑯的讀書聲,到處有學生忙碌的身影,師生都沉浸在誦讀經典的快樂之中,讀書的熱潮為校園文化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能為別人付出的心是善良的心,能對別人由衷贊美的情是真誠的情。怎樣讓學生的善心開花,讓他們擁有贊美的情懷?閱讀課上,我們一起細細品讀美文,讀真情實感,品個中滋味,共同牽手走進書香世界,讓靈魂得到凈化,讓精神得到洗禮。我要用經典文化去滋養農家學生的心靈,讓他們有一分愛心,多一分關心!真正做到“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海縣韜奮希望小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