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學生的畏懼心理、惰性心理及受挫能力等方面談了關于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關鍵詞:積極性;學習興趣;愛挫能力
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已經有十幾個年頭,曾經教過初中的英語,也教過小學的英語,整體感覺是: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初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過初二的學生,更高過初三的學生;對于小學的學生來說,三年級的學生學習積極性最高,以后隨年級的升高,積極性在逐漸下降。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學生沒有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一、畏懼心理的影響
絕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具有比較高的學習興趣,但是總有一部分學生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因為這些學生害怕自己說的不好聽,尤其是害怕自己說錯后被老師或同學們恥笑,所以不敢張口說英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所謂的“啞巴英語”。
二、惰性心理在作怪
有的學生行為比較懶散,不愿做任何事,什么活都不愿意干;有的孩子思想比較懶惰,遇到困難不去想怎樣解決問題,卻總是畏首畏尾;有的止步不前,有的繞著走,缺乏競爭意識,沒有上進精神,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
三、受挫能力不強
有的學生只聽得表揚,聽不得批評;只享受得了成功,受不了失敗。所以成功后總是沾沾自喜,受挫后卻萎靡不振,甚至產生悲觀心理、消極情緒,從而給學習、生活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基于對以上原因的分析,我覺得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學生素質,提升教學效果,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學會俯下身子與學生對話,不要總是講究“師道尊嚴”,只有和學生真誠地溝通,讓學生把自己當做好朋友、知心人,才會拉近彼此的距離,才會更加深入地互相了解,真誠對話,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這個時候的孩子才不會有距離感,才會順應教師的期望值,并在教師的鼓勵、肯定下自信地成長。
2.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欲望
小學英語學科教學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教材編排、設計也有獨特之處,無論是詞匯教學還是會話教學等,都能夠根據小學生的年齡、身心發展特點和實際,設計出形式多樣、靈活開放的教學活動,從而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享受樂趣,體驗成功。
3.善于正確地運用表揚與批評
“好孩子是夸獎出來的。”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和肯定,小孩子希望得到大人的賞識,學生更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及生活中,應時刻注意學生的點滴變化,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肯定、表揚,發現不足要及時提醒并鼓勵改正、提高。
4.多方打造平臺,創造展示機遇
(1)開展了課外活動。如,英語書法、英語詞匯聽寫、英語會話、單詞記憶王等競賽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增強了學好生信心。
(2)利用好壁報,展示精美作品。號召學生認真設計英語報,經過評選最終在班級壁報中展覽。由于班級的壁報在樓道中,所以各年級、各班級的每個學生都會看到,為了能讓自己的作品有展示的機會,每個學生都努力地完成著自己的作品,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及審美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樹立起更加堅定的自信心。
總之,十幾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自信心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是學生面對挫折困難而永不退縮的堅強品質,是學生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居里夫人有句名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范德比爾特說:“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事業總是一帆風順的,而沒有信心的人,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的門檻。”讓我們把我們的情和愛傳遞給學生吧!讓我們的情和愛點燃學生進步的火花,增強必勝的信心!讓我們一起期待學生的成功吧!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白音套海蘇木中心總校)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