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的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中國的古詩詞更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所以,古詩詞的學習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對古詩詞的背誦和理解。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探究
初中古詩詞的學習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古詩詞的教學中,一定要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努力培養初中生的文學素養。
一、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師過分注重語文成績的提高,一味注重知識點的講解和古詩詞的文學常識,只是單一地要求學生背誦、翻譯,而忽略了學生對古詩詞的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學生體會不到詩詞的真正意義。教師還忽略了古詩詞的朗讀。學生在應試教育下對古詩詞的學習表現出恐懼心理,無法放下心去學習。
二、古詩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針對現代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把不足加以改正,完善古詩詞的教學體制和方法。
1.欣賞朗誦,理解背誦
初中生的思維正在發展的階段,記憶力正處在最強的階段,在古詩詞的教學上,應該要求學生加強朗讀和背誦。有感情的朗讀可以讓學生在古詩詞中傾入自己的感情,深刻理解作者當時寫作的心情和感覺,有助于學生在往后古詩詞的學習中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和學習,讓學生真正地了解中國的古詩詞文化。古詩詞的積累也是非常重要的,背誦就是古詩詞積累的最好方法,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欣賞式的朗讀和理解式的背誦,才能使學生體會到古詩詞中蘊含的深刻情感和思想。
2.合理聯想,深入理解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是古詩詞的美妙所在,很多古詩詞都是用精煉的語言,再運用生動鮮明的意象,創造出一種作者當時的氛圍和意境,讓讀者進行無限的想象。在學習古詩詞的工程中,注重再現古詩詞的意境,讓學生可以輕松地進入作者的意象,加深學生的理解。可以運用有特點的音樂渲染氣氛,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審美的欲望。
3.聯系生活,運用詩詞
中國的古詩詞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這些古詩詞都源于詩人的真實生活,體現了詩人的真實感情,所以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經歷,引發學生對詩詞的欣賞欲望。比如,放一段關于詩詞的視頻或者一些圖片,幫助學生理解。
4.聯系比較,合理分析
中國古詩詞的數量龐大,很多古詩詞的意境和思想是相近的。所以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聯系比較的方法。學習新的古詩詞的時候,聯系已經學過的古詩詞,采用比較的方法,針對古詩詞的題材、意象、表現手法進行比較,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還可以做到以前只是的鞏固。
5.抓關鍵字,統領全詩
中國古詩詞的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詩詞的意境可以用一個字或者詞語就可以形象地表達,中國古代詩人和詞人為了煉意、煉字的需求,常常改變了詩詞中詞語的詞性,這些改動的地方,往往就是這首詩的“詩眼”或一首詞的“詞眼”。例如,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就把江南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氣氛描繪出來了。
初中是學生學習路上的一個關鍵階段,對學生的文學素養的培養應該在初中階段加強,尤其是古詩詞文化的培養。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應該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在保證語文成績的前提下加強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感悟。
參考文獻:
[1]邱炎林.語文古詩詞教學之我見[J].語數外學習,2013(03):127-128.
[2]姚榮昌.語文古詩詞教學探析[J].語數外學習,2013(01):15-16.
[3]段改芳.淺談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J].中華少年,2013(05):40-41.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第三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