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大化是現在各行各業都追求的目標,在教學中,課堂價值的最大化也是教師一直所追求,并想實現的目標。而且,在新課程下的語文課堂不再是效率的最大化,而且還包括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從如何發揮語文課程價值的最大化進行簡單介紹。
關鍵詞:初中語文;最大化;探究能力;語文素養
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科目,也在素質教育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如何發揮語文的價值,如何讓其最大化就成為教師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簡單介紹。
一、在語文教學中鼓勵自學,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的“不放心”,使學生根本沒有自主學習的機會。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逐步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得到培養和提高。
例如,在教學《山中訪友》時,為了充分發揮語文教材的價值,在授課的時候,我選擇了自主學習的模式,首先,我引導學生帶著以下幾個問題進行自讀課文,如:作者為什么將“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作者都訪問了哪些“友人”?文本中作者都運用哪些修辭手法,并在教材中畫出來……這樣的過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賦予的那份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二、借助多媒體輔助技術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而且,還能使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審美情趣、情感態度、知識視野等方面都得到大幅度提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例如,我們可以借助朱自清先生的《春》以及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的教學,讓學生在多媒體展示的一張張優美的圖片中感受作者筆下的大自然的美,進而使學生的審美情趣得到提高,我們也可以借助《背影》和《我的母親》等有關教學,讓學生在多媒體播放的一首首感人的歌曲和一段段發人深省的視頻中感受父母的無私,去感受那份人間至情,進而使學生學會感恩,也提高學生的情感態度。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語文的價值,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進而實現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趙玉柱.如何實現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J].新課程學習:下,2012(07).
(作者單位 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劉羊中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