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升小學生學習能力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關鍵詞:動機;表達力;思維能力;注意力
近年來,盤錦市聘請北京千和同心周俊池博士帶領各實驗區致力于“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項目研究。我有幸成為此項目中的一名本土專家。通過多次培訓,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同時,也深刻地認識到“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個項目的研究,正是實現小學生減負增效的有效途徑之一。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做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起主導作用。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樂學、愿學。但在課堂上,教師常常會遇到來自學生不同方面的干擾,這些負面干擾常常會影響正常授課秩序,要解決這個問題,那就需要我們教師能夠運用積極的教學行為來調節課堂教學。“盡量關注你希望看到的行為,盡量不要關注你不希望看到的行為,要盡可能將學生視覺化,評價要有導向性。……”這是北京千和同心周俊池博士給我們的良方妙藥。這一劑良方,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當學生聚精會神地讀課文時,突然有一個學生故意發出怪聲或有一些特殊的舉動。面對這樣的現象,我能按周博士所說,不去關注他的行為,而是去表揚那些表現好的學生不受其干擾。時間長了,搗亂的學生就會發現:原來像好學生那樣才能得到老師表揚。這樣,他就會自覺地向守紀律的學生學習,調節自己的課堂行為。長此以往,那些課堂上作怪的學生就會逐漸向好方向發展,學生的學生動機潛移默化地得到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然被調動起來。
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生的表達能力可分為口頭表達、書面表達與行為表達三種。其中,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最需要學生具備的就是口頭表達能力,要求學生說話要有完整性、有序性與藝術性。要想使我們的學生具有這樣的能力,那就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與訓練,在保證學生認真傾聽的前提下采取復述、補充、排序等方式進行訓練。如,我在教學《奇怪的大石頭》一課時,課前讓學生收集關于李四光的資料,課堂上學生在匯報各自的資料時,讓學生在別人說的基礎上再進行補充,用上“除了他說的以外,我還知道……”這樣的表達句式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這樣學生自己努力去嘗試,在嘗試中就會了解到更多的有關李四光的資料。
課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于學生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讓學生盡情地去展示自己!在我的課堂上,有許許多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課外書、網絡、家長等多種途徑搜集來的。他們往往期待著能將自己的成果展現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知識的儲備量。
三、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生的思維具有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與創造性。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訓練離不開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課堂提問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向,恰到好處的問題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的提問是“教學的生命”。可見,“問”是何等的重要!但老師的提問是一門藝術,問題提得好,學生就想說、會說,也就達到了運用中理解的目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問題要新穎,要善于結合教學目標從新的角度進行提問,提出的問題要有新意,出乎學生的意料,能促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尋求答案。北京千和同心周博士教會了我在課堂中提問的策略。她說:“中等性的問題,中等生回答,潛能生復述,優秀生補充,中等生復述;難一點的問題,中等生回答,優秀生補充,中等生復述,潛能生復述;容易一點的問題。潛能生回答,中等生補充,優秀生總結。我想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如果運用了這樣的教學策略還愁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提高嗎?如,我在教學《秋天的雨》一課時,結合教學目標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課文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秋天的雨?先讓潛能生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潛能生只能回答一個或兩個方面,如說出“秋天的到來”“秋天的色彩等”,然后再讓中等學生補充,最后讓優秀生進行總結。這樣一來,不僅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鍛煉,而且學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課文是從幾個方面描寫秋天的雨的,從而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的目標。
四、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學生一節課收獲的多少取決于他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注意力是思維保障的前提,語文課堂上判斷學生的注意力可以通過行為表達來檢驗。如,教師在講課過程中盡量讓學生打手勢來回答,少問“同意嗎?”這樣無效的教學檢驗話語。教學時最好采用視聽綜合的互促性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如,在教學《日月潭》一課時,我把有關日月潭的圖片經過整理加工,制作成與課文每個自然段內容相匹配的課件。在導入新課時,我當導游,讓學生邊看課件邊聽講解。通過這種視聽綜合互促性教學,學生很快就知道了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的由來、不同時間的景色等,在之后的授新過程中,我發現學生不但詞語理解得很快,而且文章脈絡也理解得很清晰,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學習北京千和同心周俊池博士的教學理論與實踐經驗,從一點一滴做起,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加完善、更加高效。
(作者單位 吉林省盤錦市雙臺子區宋家小學)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