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高中生物學科中,如何利用創新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水平,已經成為新課改的一項重大研究課題。下面就從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談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生物;有效性
一、情景教學法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來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是推進情景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實施的關鍵一步。針對學生感興趣或者亟待教師解決的問題,創建情景模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問題的設置要注意生活化、個性化,積極去適應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這樣才能引起他們的共鳴,也能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也更加牢固、深刻。依據某節課的教學重點來設置相關的情景,比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個與本節內容相關的生活實例或生活現象,使學生進入生活場景,便有利于學生深入學習。例如,在講解“生物光合作用”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圖片,或者相關視頻,讓學生切實感覺到大自然中生物是如何進行光合作用的,使他們進入情境之中,便于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二、“合作交流”教學模式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采用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不僅能夠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也適應了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合作交流中,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進行合作交流學習時,教師要提前制定課堂教學內容和方案,創建合作小組。在組建合作小組時,教師要對學生的知識基礎、性格特點以及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綜合了解,依據學生的特點,遵照公平原則,合理分配小組人員,盡量做到小組人員之間的優勢互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置施展自己的平臺。例如,在講解“生物的遺傳與變異”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調查活動,讓學生調查班級內會卷舌以及不會卷舌,或者有耳垂與無耳垂學生的數量,分小組進行,這時,小組內的成員就需要各司其職,調查員、記錄員和匯報員等等,合作起來,完成任務。
運用“情景教學法”與“合作交流”教學模式,可以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學習能力、實踐能力都有積極影響,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還可以提高生物教學水平,更好地實現高中生物教學的目標。
(作者單位 吉林省安圖縣二道白河鎮長白山第一高級中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