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識字方法,還要培養識字能力。怎樣才能把枯燥的識字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使學生樂學并積極參與到識字教學活動中呢。教育理論表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多年的識字教學中,我更新了教育理念,依據漢字的造字法進行字理教學,培養了識字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識字效果。
一、利用造字法的表意功能激趣識字
利用造字法激趣,我采用了借助圖片和簡筆畫等方法形象地呈現漢字的表意性。如,在教學“瓜”字時,就畫西瓜秧結西瓜的簡筆畫,使學生知道“瓜”字中的一點代表大西瓜,其他筆畫代表秧蔓。在教學“竹”字時,就出示簡筆畫竹子,使學生知道“竹”表示的是兩棵并排的竹子樹。在教學“休”字時,學生看到字理圖就會想到是一個人依靠在大樹上休息。在教學“看”字時,學生看字理圖就知道是人用手遮在眼上遠看。在教學“飛”字時,看字理圖就知道表示鳥身體,“ㄑ”表示展開的翅膀。在教學“刃”字時看字理圖會知道“點”指示的是刀刃。我還采用了根據漢字各部構件猜字理、想字義的識字方法。如,在教學“囚”字時,可猜想牢門緊鎖的牢房里關一個人,由此想出“囚”的含義“犯人”。再如,在教學“災”字時,可聯想“宀”是一座大房子,由于房子里著“火”想出字義“禍事”。又如在教學“盲”字時,可猜想“亡”是失去生命,“目”是眼睛,想出字義“失明”。由于采用了造字法的表意功能進行字理識字,激發了學生識字的濃厚興趣。學生在識字活動中的一張張笑臉告訴我這種識字方法他們喜歡。學生在形象的感知中感受到了漢字的魅力,激發了學生探究漢字的欲望。
二、利用形聲字構字法歸類識字
形聲字是既表音又表意的組合體,在漢字中居多。弄清形旁的表意功能,有助于理解字義區別字形。如,在教學“錨、描、貓、瞄”這些字時,由于它們的聲旁都是“苗”,根據形旁能準確地區別字義。“钅”旁與金屬有關,由此知道“錨”的字義是停船用的金屬鉤具。“扌”旁與手有關就會了解字義是用手拿畫筆繪圖。“犭”旁與動物有關,“目”字旁與眼睛有關。堅持這種歸類訓練,根據形旁的表意性,學生就不會犯類似于把“貓”字錯寫成“描”字的錯誤。形聲字歸類練習能使學生在掌握字音的同時,根據形旁了解字義,便于漢字的識記和書寫。不僅能激發自主探索漢字的興趣,還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三、一字開花歸類識字
所謂一字開花,就是把一個漢字填上不同的偏旁部首組成新字。在平時的識字教學中,我對識字教材進行了積極研發,使學生根據漢字的構字規律,形成識字方法,提高了識字效率。如,對“木”字家族一字開花訓練時,因“木”與樹和木制器具有關,學生的思維就會被定位在此。就會想出漢字“楊、柳、松、柁、椅、桌……”。再如,“犭”多與動物有關,“月”多與人的器官有關。經常把漢字進行歸類整合訓練,就會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形成高效的識字方法。
四、編順口溜,猜字謎識字
在識字教學上,根據漢字的不同結構,趣編順口溜、字謎等可以激發識字興趣,在歡快的氛圍中識字。如,在教學“坐”字時,可編字謎“二人土上坐。”;在教學“蒜”字時,可編謎語“二小二小頭上長草。”在教學“苗”字時,可編“田上長小草”。區別“烏、鳥”時可編順口溜“是烏還是鳥,看眼便知曉,無眼便是烏,有眼就是鳥。”區別“己、已、巳”時編順口溜“堵巳,不堵己,堵一半就是已”。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很喜歡這種識字方法,他們爭先恐后地在教學活動中自主編謎語和順口溜識字。切實使識字成了學生的自主行為。
只要我們多研發識字教材,采用多種切實可行的識字方法教學識字,一定能高效地培養識字能力。由于我更新了教育理念,改變了原來枯燥乏味的讀和寫的識字方法。在教學活動中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使識字教學由枯燥變為生動活潑。學生掌握了多種識字方法,識字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培養。
(作者單位 吉林省鎮賚縣黑魚泡中心校)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