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生死攸關的燭光》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一個家庭——伯瑙德夫人母子三人機智、勇敢地保護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的事跡,歌頌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全文共7個自然段,緊緊圍繞半截小小的蠟燭,敘述了伯瑙德夫人一家與三個德國軍官之間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法國一家母子三人機智、勇敢地保護情報的過程。
能力目標: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在生死攸關的時刻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定,體會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伯瑙德夫人一家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機智、勇敢、鎮定地與敵人作斗爭的過程
【教學難點】
抓住關鍵詞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課時分配】
2課時
【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引出課題。因為前篇課文《“諾曼底”號遇難記》是小說,由此引出今天要學習的另外一篇小說——《生死攸關的燭光》。
【學習新課】
由小說的三要素引出本課將要學習的主要內容:環境、人物和故事情節。
一、介紹故事發生的環境——第二次世界大戰。先由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有關二戰的資料,教師再作簡要的補充,使學生對故事發生的背景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二、根據課前預習讓學生歸納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根據斗爭的雙方將人物分成敵我兩撥,并簡要介紹人物的身份信息。
三、學習課文重點段落3~7段,即敵我雙方圍繞半截蠟燭驚心動魄地展開斗爭的部分。
四、邊聽課文朗讀邊思考問題:(1)雙方的斗爭圍繞什么東西展開?(2)這場斗爭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斗爭情況怎樣?體現出人物怎樣的性格特點?(3)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主要內容。(4)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請讀讀與他相關的段落,分角色朗讀課文,鍛煉學生朗讀課文的能力,并在朗讀中加深對人物性格的理解。(5)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小說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主要有: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環境襯托等,本文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引導學生掌握小說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五、續編課文內容:根據小說故事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即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來分析這篇小說故事情節發展的四個階段。并拓展課文內容,讓學生展開想象,續寫課文內容——即故事的結局部分。
六、解題:在學生對課文內容充分理解的基礎之上,回到課題《生死攸關的燭光》中的“燭光”指什么?從而使學生對課題有一個正確的理解。
七、中心思想:伯瑙德夫人一家冒著生命危險千方百計地保護情報,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體現出他們什么樣的精神?從而概括出本文的中心思想——歌頌了伯瑙德夫人一家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八、思想教育:《生死攸關的燭光》是一篇優秀的短篇小說,在世界文學寶庫中還有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倡導學生課外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從中汲取精神食糧。
參考文獻:
[1]陳龍安.創造性思維與教學[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2]王曉華,徐明慶.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J].河北教育:教學版,2007(12):26-27.
(作者單位 甘肅省酒泉市新苑學校)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