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片段】
片段一:課伊始,趣亦生
在熱身活動中,教師就讓學生在簡單熟悉的字母歌曲中聽聽唱唱。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入學習的狀態。簡單問好后,當學生還處于站立狀態下就進入了緊張的比賽活動中,聽一聽,做一做。
T:Show me letter“B” “H” “F” “K” “M”,etc.
評析:熱身活動的內容安排不僅提高了教學效果,也讓學生在流動的音樂節奏中發展了音樂智能。眾所周知,兒歌是一種將語言知識轉化為音樂智能的最便捷、最直觀的方式。唱英語字母兒歌還能激發學生學習字母的興趣,調節學習情緒,促進對字母的內化和吸收。
片段二:字母教學呈現環節
T:Look carefully!What letters can you see?(讓學生仔細觀察如下米字格,發揮想象可以找到字母如,H,E,F,N,T,X,etc. )
S1:I can a big letter H.
S2:I can see a big letter E.
…
當學生通過觀察,說出了一個觀察出來的字母時,教師及時地利用PPT的放大與縮小功能放出相應字母,在此環節中同時引出了本課的新字母X。
評析:在剛開始學習字母時,教師比較注重學生對字母形象的記憶。一開始就想方設法幫助他們在腦中建立一座抽象符號與具體事情之間的橋梁,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畫出自己獨特的字母象形圖,就因為學生對字母的熟練掌握才能利用自己的視覺空間智能,從簡單的米字格中找到那么多個字母。
片段三:小故事分成三小段,并有字母的書空
需要學生填寫相應字母,本課時為字母書寫的教學,所以最終的大活動必須落實到書寫。
Girl:Hi,I’m fox.(女孩一邊說臺詞,一邊把用右手打招呼,然后手心朝自己做自我介紹狀)
Boy:Hi,I’m zebra.
Girl:Hi,zebra. Let’s go to the zoo.
Boy:Great.
(兩動物碰面后,熱情打招呼,并決定一起上學去,表演出背著書包蹦蹦跳跳歡快地上學校的樣子。在去學校的路上經過了一片葡萄林,發現了熟得發紫的葡萄)
Boy:Wow!So many grapes.(表現出很驚訝和歡喜的感覺)
Girl: I like grapes.(女孩看到成熟的葡萄,高興極了,忘形地直流口水樣,一直跳著想摘到葡萄)
Boy:Come on,Fox. Oh,No...(演斑馬的男孩一邊給演狐貍的女孩加油,一邊自己也嘗試地跳起來摘,最終失敗了)
Girl: I don’t like grapes. Mmm. The grapes are sour.(女孩摘不到葡萄,自我安慰起來,我才不喜歡葡萄,葡萄是酸的。表現出那副很清高的樣子)
Boy:Come on, Fox. Let’s play the yellow yo-yo.(男孩看著女孩失望的樣子,就安慰她,拿出自己的玩具yo-yo跟她一起玩,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Girl: It’s OK. Let’s go.(然后朋友倆高興地走了)
評析:在小學階段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故事就是生命”。學生通過故事這個載體脫離了機械、呆板的語句傳授模式,利用故事可以比較容易地搭建起所有本課時的字母與單詞,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畫面。故事教學給學生建立起一定的英語語感,提高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案例反思】
我們應該將多元智能理論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根據每一個學生的智能特點因材施教,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促進學生優勢智能和弱勢智能的互補,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發展、加強和提高自己的多種智能。
參考文獻:
吳志宏.多元智能:理論、方法與實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橋下鎮中心小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