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育當如這和風細雨,無聲中滋潤干涸的心靈,平凡中孕育驚人的偉大。尤其是作為一名學前班教師更應具備一顆飽滿的愛心,在此基礎上再談自我職業素養,無愛心的教育都是一紙空談,下面簡要談談我的觀點。
一、愛,是恒久的忍耐
作為一名學前班教師,最首要的一點便是愛和包容,孩子的世界寫滿天真純粹和無知,他們用清水芙蓉的心和懵懂的雙眼探究著成人的世界,他們在潛意識里都想做個“好孩子”,都想贏得父母和教師的夸贊,可是他們又很難把握好“分寸”。所以,就會出現“犯錯誤”現象。小孩子之間也紛擾不斷,幼兒教師難免被各種“小官司”圍攻。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心態,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師怒生哭一團糟。反之,教師若能本著包容的心來傾聽,進而妥善解決,那么在孩子心中,教師就會變得無比神圣,教育也更好展開。只有貼近心靈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二、愛,是點滴的付出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這是孟子闡述愛的回音,作為學前班教師,我們都應該用自己的心靈去面對另一雙瞳孔,我們的服務對象是天真的孩子們,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溫暖和熱情,才會收獲爛漫的笑聲。“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路途,點綴的花香彌漫。”充盈著愛的教育,孩子們的回音才會寫滿愛的感激,讓孩子們在熱愛中成長,他們才會升出最燦爛的芬芳。愛,其實很簡單,系上一顆紐扣,削好一支鉛筆,倒一杯溫水,囑一句叮嚀……點點滴滴都是愛,只要我們做了,每一份付出孩子們都會知道,他們也會因此而更加熱愛教師,尊敬教師。
孩子的眼睛是洞察靈魂的最好道具,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雙不染塵埃的瞳孔更明亮。
三、愛,是傳播快樂的正能量
每一個孩子都是降落凡間的天使,他們像可愛的小精靈一樣活潑,在我們單調的生命中,笑音是世間最美的天籟,我們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首要任務就是幫助孩子守住這份快樂,讓他們向善向美的心永遠閃光。
經常聽到某教師憤憤不平:“現在的孩子真難管教,氣死我了……”“某某同學實在太氣人了!……”如此種種,撲面而來的憤怒氣息,難免讓人壓抑。其實,錯的真是孩子嗎?聽過這樣一則故事:唐代有位著名的禪師酷愛蘭花,有一次外出講學,弟子們沒看護好他的十幾盆蘭花,一夜之間狼藉遍地,當弟子們忐忑地準備領罰時,禪師卻泰然自若寬慰弟子說:“當初,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花的。”一語警醒世人,我們不是為了生氣而教學的,之所以會因為孩子們的“毛病”而生氣,也許是因為不夠熱愛,設想一下,如果孩子們每天面對的都是教師的怒顏,他們還會有多少開懷的笑聲?
幼兒教師對孩子的影響是直接的、深遠的,對孩子的性格養成至關重要。所以,我們應時刻謹記: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送給孩子們溫暖的正能量,用愛的關懷點亮孩子們隱形的翅膀,讓小天使們舞出美麗的童年時光。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這一句佛語,深邃卻并不難懂,我希望每一位幼兒教師都能深諳此謁,愛——作為學前教師的最關鍵素養,因為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大崗子中心校)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