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差異教學是立足學生差異,滿足學生個別需要以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因此要在學生多元的中職教學中應用差異教學,要利用和照顧個性差異,教師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轉變教學觀念、優化課程結構、編寫校本教材、實施分層教學。
關鍵詞:差異教學;中職教學;個性差異
面對參差不齊、個性十足的中職學生,面對就業繁雜的專業崗位、風格迥異的中職學生的需求,尊重個性差異的差異教學的實施更顯迫切。“差異教學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學生差異,滿足學生個別的需要,以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尊重個性差異的存在是促進個性存在、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一、轉變教學觀念
個性也叫人格,是一個人所具有的各項比較重要的和相當持久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差異性教育必須以受教育者的個性差異為依據展開,使每個有差別的學生在其原有基礎上糾正偏差的個性,培養良好的個性,找到自己才能發展的獨特領域,最終達到個性的和諧發展。
1.學生觀
差異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差異教學中學生與教師是平等的,強調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差異教學既立足于學生的差異,又不消極地適應學生差異,而謀求創造種種條件,讓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
2.教學觀
教與學是一對互相影響、互相轉化、對立統一的矛盾。尤其是在中職教學中,關注的則是“教如何更好地為學服務”。學生個性十足,所學專業又有很大不同,發展的方向不盡相同,就業崗位要求又差之千里,這就要求職專的教師必須要時時調換角色,挑選教學內容,尋找最適用的教學內容及方法,這才符合差異教學的本質:既看到學生的共性也看到學生的差異,立足于有差異的群體,提高所有受教育者的素質,培養既全面發展又具有個性的人才。
二、優化課程結構
建立以學科課程為主、活動課程為輔的兩者相結合的課程結構。活動課是以學生個性特征為基礎,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發展學生個性的重要課程類型,所以要搞好活動課程的開發和設置,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參入其中,在活動中不斷發展完善自我。
中職教學更注重實際的應用能力的培養,例如,語文教學中,可以開展文學社、新聞社、演講團等第二課堂活動,引導愛看書、喜歡寫作的學生到文學社共同學習;推薦消息靈通、善于觀察學校或班級動態的學生到新聞社做報道,比賽誰的消息準確、及時;要夸夸其談者去演講團鍛煉,修正過猶不及的泛談泛論。與此同時,教師為第二課堂活動提供適時的指導和全程的跟蹤評價,使每項活動有組織、有秩序、有計劃地進行,既照顧了學生的差異,促進良好個性的發展,又淡化或者逐步蝕掉了偏差個性。
三、編寫校本教材
改變原有課程內容的重復龐雜、教條刻板,在不違背大綱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大靈活性,根據中職學校的實際,精選就業實際應用的知識與篇章,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形成具有基礎兼實用性、遷移兼技能性有價值的內容,使學生掌握發展所必需的基礎性知識和能力。
比如,語文教學中文言文編寫要關注深入淺出、言簡意賅的文章,學生具備初步的文言閱讀能力即可,因此可以減掉繁文縟節的光鮮的文章,解放師生。多多增加語文學習活動,要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進行語文的學習,比如,“一次主題班會的方案設計”的活動,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設計,然后比較,自主學習相關的知識,從而達到從需要中學習的目的,也就是教學最優化,教學最優化就是“從順利解決教學任務和合理消耗師生時間的觀點出發,有科學依據地選擇并實施既定條件下最佳的教學方案”。
四、實施分層教學
按照布魯姆的目標分類學,思維可以分為六個層次:知識、理解、應用、分析、評價、綜合。六個層次的思維水平是教師進行差異教學的基礎,在中職教學中,根據學生思維水平的個性差異,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即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處在A、B、C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分層教學首先體現在課堂上的各個環節,包括學習目標分層、設疑分層、練習檢測分層、作業分層等;其次還要采用靈活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同層集中式、混層協作式;采用更和諧的教法:平行推進法和分層推進法。評估的方式要適合每個學生的優勢智能,注重客觀的測試的同時注重問題情境等形式的測試,形成有梯度的多維測評方式,給每個學生成功的機會、成功的體驗,促使他們積極地發展。
蔡元培云:“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差異教學是重視個性發展的教學,是踐行素質教育核心旨意教學,是人人發展、個個成功的教學。
參考文獻:
[1]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24,30.
[2][美]戴安·赫克斯.差異教學: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M].楊希潔,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03.
[3]鄧志偉.個性化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29,272,147-148,193.
(作者單位 遼寧省錦州市第一職業中專)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