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當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力求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于語文這門科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除此之外,還應當努力做到理論與實際、教與學的有效統一,為切實提高中職語文有效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中職語文;有效教學;教與學
有效教學,顧名思義是指有效率、有質量的教學形式。那么,作為一名中等職業院校的語文教師又當如何構建起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從而促進中職學生綜合語文素養的更好發展與進步呢?筆者執教中職語文教育教學多年,現將自身的教學實踐感悟分享給廣大的中職語文教學同仁,希望能切實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教學效率以及質量。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落實有效教學的首要前提
隨著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未來眾多工作崗位均要求中職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語文綜合素養。例如,社會對高水平人才的定義已由以往的“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延伸到了“必須具備較強的表達和溝通交流能力、良好的邏輯思維以及分析能力、善于創新等綜合素質”,從這一層面上來講,對中職學生進行基礎的語文教育就顯得十分有必要了。
可是,由于學習基礎薄弱、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等原因,相當一部分中職學生對語文科目的學習并無甚興趣,更談不上在興趣的指引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自身綜合語文素質的提高與進步了。
因此,作為中職語文教師要想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改善語文教學的效率以及質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對于中職語文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就拿我自身來說吧,在教學“寫作——調查報告”這部分知識時,我就鼓勵學生對自己所感興趣的某種社會現象進行深入的調查與研究,并不嚴格限制他們調查內容的方向性,只要學生認為有調查的意義與價值即可,并將調查結果以文字的形式詳盡記錄下來。由于學生本身就對調查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與探究欲望,因此,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他們充分做到了積極、主動而又熱情的參與;并且親身的調查與探索又為他們累積了大量的寫作素材,有利于其作文創作水平的切實提高,真正實現了一舉兩得的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實現教與學的完美融合,是提高中職語文有效教學的重要舉措
《中等職業語文教學大綱》強調:“區別于普通高中語文教學較強的學術性特征,中職語文教學無疑具備更多的應用性。”這就要求我們中職語文教師在原有語文教材內容的基礎之上,適當增加職教元素,使其整個語文教學活動充分凸顯出職教的特色,我個人認為,《教學大綱》的這一要求為中職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明確了前進的道路與發展方向。因此,我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就對這一點給予了高度的肯定與重視。
例如,在學習《企業文化是基礎》這篇課文時,我沒有上來就向學生講解企業文化的概念,而是通過多媒體向他們播放了微軟、蘋果、中國移動、伊利等不同性質企業的不同企業文化內涵,并鼓勵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在小組合作討論的基礎之上,自主歸納企業文化對所屬企業的重要作用。以下,即為學生在課堂上自主探究、自主總結的詳細過程:
學生甲:我們認為,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將該企業的員工緊緊團結在一起,形成強大的向心力與凝聚力,有利于使所有的員工都能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共同為企業的前進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生乙: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往往是良好工作氛圍以及和諧工作狀態的反映,而這無形中將會對員工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產生極大的激勵與鼓舞作用。這對于員工自身的發展以及企業的更好成長都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與作用。
學生丙:企業的競爭力不僅僅體現在技術與人才上,企業文化也是影響其市場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優秀的企業文化往往能推動企業競爭力的產生,有利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中求得生存,進而逐漸立于不敗之地。
……
學生結合自身對“企業文化”的認識與理解,對“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討。如此,既有利于他們真正將自身融入《企業文化是基礎》這篇課文的具體講解環節當中,與此同時還幫助他們深化了對企業文化優劣與否的理解與認識,為其今后認同以及發展所在企業的企業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真正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教與學的完美統一,有利于有效教學目標的實現與落實。
總之,有效教學符合素質教育理念所提倡的“利用最短的課上時間爭取最大的教學效益”這一目標。作為一名中等職業院校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給予有效教學充分的肯定與重視,并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力求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語文這門科目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努力做到理論與實際、教與學的有效統一,為切實提高中職語文有效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守波.開展語文有效教學的若干問題研究[J].廣西教育,2012(05).
[2]郭振華.淺論中職語文有效教學理念[J].新課程學習,2010(08).
[3]孔瑞珠.職業學校語文有效教學研究綜述[J].職業教育研究,2012(02).
(作者單位 江蘇徐州張集中等專業學校)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