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的標準下,所有的教學方法都要做出適當的調整。高中數學是一門理論性和難度都很高的學科,新課改中提出要把課堂學習的時空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這就強調了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應該是教學的主體,因此,進行課堂有效性的研究,對提高課堂的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在所有提高課堂有效性的途徑中,師生互動是提高課堂效率最有效果的途徑之一。師生互動在課堂中的不斷推廣,使得各個學校的教師都紛紛進行學習,但其還存在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間。從開展高中數學課堂有效互動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師生互動;教學方法
從當前的教育模式中看,高中的教學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高考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進而步入一所理想的大學,而面對競爭激烈的高考市場,各個中學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講述知識的過程中,只會盡可能多地讓教師進行講解,讓學生在三年的時間里聽到教師講述盡可能多的知識。可是課堂教學本應該是師生相互對話、相互溝通和理解的過程,在高中數學的課堂上進行師生的互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習興趣,還可以為原本枯燥的課堂增添許多生趣,緩解學生的高考壓力,有著十分有益的效果。因此,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對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進行師生互動做以下幾點闡述。
一、師生互動的前提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能夠在高中進行數學講解的教師,必定是自身能力和邏輯思維都很強的教師,但是迫于高考的壓力,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潛意識地認為上課的目的就是不停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因此講述的過程中難免機械化,沒有豐富的情感。想要建立有效互動的師生關系,首要的就是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而這和諧的師生關系的主導就是教師。在教師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教師有著很重要的引導作用。想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就要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注重和學生情感的培養,所以,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把僵硬機械的書本理論知識生活化,結合自己的特點,饒有趣味地進行講述,多進行提問,多問問學生的想法,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把對學生學習狀態的了解深入到每一個學生身上,這樣,學生就會慢慢地和教師建立起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啟發,激發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數學學習狀況的好壞,除了學生本身的用功努力外,學習興趣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鑒于高中數學本身的難度性和抽象性,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學習數學對于高中數學學習的效率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國古代的《禮記·學記》中給出了很好的詮釋:“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擅長進行教學的教師,是以恰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為學生制造啟迪的思想,而不是一味地灌輸,或者強行逼迫學生完成什么學習的任務。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師生之間和諧的關系為前提,用活潑生動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的興趣,比如通過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把教學的內容生活化、形象化,還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精心設計提問的問題,這些互動的過程對于課堂的高效性都有積極的作用。
三、在教學的過程中和學生進行對話
對話,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在不同的交流對象,卻有著不同的難度。對于學生和教師之間來說,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本來就是占有主導地位的,大多數學生心里對教師還是敬畏的,因此交談起來也必然不會做到真正的平等和信任。而課堂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就是師生之間要有對話的過程,想要有什么樣的課堂互動效果,就取決于這樣的種種對話是建立在什么樣的情景和語氣之中的。教師和學生的對話,其實不應該僅限于課本理論知識的傳授,而更應該是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甚至情感的交流,師生雙方通過對話進行信息的交流,從而建立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場。在師生對話中,老師要扮演好引導和傾聽的角色,要有一定的高度,學生也要敞開心扉,把教師當作朋友來傾訴自己學習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只有存在這樣的對話場景,才能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課堂上師生的互動也就更加有效果。
對于高中教師來說,學生能有一個理想的高考成績自然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師在進行一味灌輸知識的同時,也要講究教學方法的運用。在課堂上巧妙地進行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夠增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感情,讓枯燥的高中學習生活變得有一些生機和溫情,因此,高中教師應該在如何進行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方面多進行思考和研究。
參考文獻:
[1]王東峰.高中數學課堂師生有效互動教學方法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5):120.
[2]田小飛.高中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 國校外教育,2013(4):130.
[3]殷偉康.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實踐與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0(3):48-49.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