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低年級的計算教學十分關注。計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積極地采取措施,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計算教學;措施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在這一時期,教師應積極地采取措施加強他們的計算能力,為以后更好地發展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要在教學中認真、耐心地教育學生,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他們天性愛玩,活潑好動,如果只是單純地對計算問題進行講解,學生會感到沒有意思,注意力很難高度集中,也就很難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合理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
例如,在學習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我們學校的食堂原來有40袋面粉,又買來了16袋,如果每天吃7袋,這些面粉夠吃幾天?根據教師的指導,學生很容易會列出算式:(40+16)÷7,這樣學生就會知道,先計算括號里的加法,然后再計算除法。通過這樣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容易被激起,學習的效果也會逐漸提高。
二、加強課堂練習,深化教學效果
在課堂上的學習只是提高計算教學中的一個環節,要想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深化和鞏固,作為教師就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課堂練習,通過習題的反復鍛煉,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計算的方法和步驟,明白其中的原理和變化,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靈活地應對各種計算題,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在練習中,教師要盡量選取與學生學習相近的習題,并且要采取多樣化的形式,避免學生對一種類型題出現厭煩的心理。
例如,在學習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試題時,教師給出5×6+35、40-4×3、45÷3+12等例子,引導學生學會計算的順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然后讓學生進行練習,23+4×5、35-7×4、30-15÷3,讓學生通過例題的學習進行計算,加深運算順序的掌握和理解,提高計算能力。
總之,計算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內容,我們要積極加強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使其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掌握更多的計算技巧,促進數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麗珊.新課程下的小學計算教學[J].師道:教研,2012(2).
[2]朱瑛.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性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0(2).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伯鎮昭關小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