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因為教學的需要,各年級的教師經常會被調動,所以接班任教就成了常有的事。盡管接班后與學生相處都很愉快,但剛接任的一段時期是比較受煎熬的。先入為主是一個普遍規律,而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所以為了讓他們能盡快接受新任教師,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必須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語文學習;教育理念;興趣培養
一、先進的教育理念,新穎的教學方式
1.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
傳統的教育理念固守著師道尊嚴,教師是高高在上、威嚴有加的傳道授業解惑的師尊,不愿意放下架子與學生平等地進行對話,進行心靈的溝通,只知道要給學生什么,卻極少去了解學生要什么。筆者運用現代教育理念,視學生為一個平等獨立的個體生命,摒棄以往的精英教育,關注每一個個體生命的成長,平時不以成績論優劣,關注的不是學生是否犯錯,而是為何犯錯,犯錯后如何對待。這樣的舉措既符合學生成長的規律,又使這些缺少父母關愛的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我校是寄宿制學校,很大一部分學生家長在外地打工或做生意),從而對學習與生活充滿信心。
2.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既需要有良師做他們的認識引導,又需要有益友做他們的生活伴侶。筆者除了要引導這些學生在學習上去釋疑解惑外,還要引導他們如何交友,如何對待挫折,并與他們一起分享我們這一代和他們這一代人的成長故事,切實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交友以及與父母溝通等問題。因為既站在父母與他人的角度又關注學生的立場,所以學生都愿意與筆者交流,向筆者傾吐心聲,從而使筆者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3.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
新型的課堂教學,學生應該是主角,教師應該是配角。作為配角的教師,如何讓學生成為主角呢?那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充分顯示其主角的地位,展現其主角的魅力。所以,筆者盡量在課堂上控制住自己的表現欲,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表現機會,不是急于解答學生的“為什么”,而是引導學生提出“為什么”,并引導他們自己去解答“為什么”。
二、用語文的魅力吸引學生,用適當的獎勵激勵學生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p>
1.以語文本身的獨特魅力吸引學生
語文承載著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使命。語文作為交際工具,其實用性自不必細說,而其人文之美卻是從古至今吸引著眾多的文學大師以及文學愛好者。雨果對《悲慘世界》能否出版的詢問“?——雨果”和出版社的答復“!——編輯室”精煉地傳達了語文的表意功能。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帶領我們領略了廬山瀑布的雄奇壯美,孟浩然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為我們展示了洞庭湖宏偉氣勢,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給我們勾畫了一幅寧靜祥和的山居圖,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表達了游子思鄉的無限悲戚,而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則讓我們感受到了國破家亡的無比哀痛,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則是傳唱不絕的正氣歌?!笆耪呷缢埂钡母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達觀,“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苦,“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須”的執著,這一切無不體現語文的獨特魅力。教師與學生一起讀、一起誦、一起品,語文的魅力自然就深入學生的內心。
2.用適當的獎勵激勵學生
長期的學習容易產生疲倦感,適時的獎勵有助于學生產生成就感,從而對學習孜孜不倦。獎勵可分階段,一種是短期的,比如一次綜合性活動,一次詞語聽寫、古詩詞默寫、背誦,一次單元測驗都可以設置獎勵;一種是長期的,以學期為單位,將學生平時獎勵累積,最后歸在期末評估中,以對這一學期作一個較為全面的總結。通過平時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小獎勵和匯總后的期末大獎勵來使學生獲得語文學習的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頗有成效。
三、大量的課外閱讀
語文的一大優勢在于它有一個匯集古今中外經典作品的文學寶庫,而選入語文教材的作品連豹之一斑都算不上,所以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激發語文學習興趣,更是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方法。多途徑地獲取課外讀物是促成大量課外閱讀的前提。
1.學校開設閱覽課
為了提供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籍和課外閱讀的時間,學校開設了閱覽課,開放圖書館藏書,并訂閱期刊,給學生一個非常享受的自由閱讀的時間段。這對語文教師來說是一個非常得力的舉措。學生對該課極為喜愛,每次閱覽課都早早地等在閱覽室的門口,個個群情激昂。
2.開辦班級圖書角
閱覽課結束,學生都意猶未盡,于是提議開辦班級圖書角,由班級和學生個人出資購書,并由專人負責管理,這樣不僅豐富了課外讀物,還拓展了閱讀課外讀物的時間。
3.提供教師自己訂閱的書刊
閱覽室的書刊和班級圖書角的書刊從層次上來說剛符合大多數學生的閱讀層次,而有些學生有更高的或者說希望有更高的閱讀層次,而教師自己訂閱的書刊則往往層次會更高一些,比如《名作欣賞》《散文海外版》《書屋》等,所以教師將自己訂閱的書刊借給學生閱讀,一方面滿足了學生的閱讀欲望,另一方面也更能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再則還能促使學生對語文教師產生親近與崇敬之感,學生也就更熱愛語文了。
總之,要想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尋找一些方法,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那是作為語文教師可行和必行的探索。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臺州市實驗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