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教育要從實際出發,面向公民需求,不應再走應試化教育和競技表演體育的路子。唯此,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體育 素質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輸送更多的人才。
關鍵詞:奧運賽場;體育明顯;應試教育;趣味性;時尚元素
經過這么多年的體育教學實踐,我越來越糾結于一個問題,那就是:體育教育究竟要走向哪里?換句話說,體育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該完成對每個學生的學科達標要求嗎?是選拔培養奧運賽場上的體育明星嗎?顯然都不是,《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說得盡管比較抽象,我們還是可以從抽象中看出,體育教育是為了全面發展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是為了完善青少年的運動能力。
其實,再說的直白一點,體育教育是為了讓每一個公民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那么,奧運賽場上的金牌排名能說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公民的身體健康狀況嗎?學生體育課考核達標率能說明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嗎?我想,比這個更能說明問題的是這些年醫院里的各種疾病患病人群年輕化的趨勢。因此,這幾年我常常在想,我們的體育教育究竟該走向哪里。圍繞這個問題,我作了如下的思考:
一、體育教育應該避免走應試教育的老路
應試教育是一種僵化的機械式教學。正是因為目標的僵化,才導致了教學方式的機械式。這種教學目標本身具有一種功利性和短期性的特征。在這種目標和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具有真正運動的活力,也不能保持和提升健康的體質,更培養不出具有創造性的年輕人。
二、體育教育應該富有趣味性
興趣是成功之母。這句話特別適用于青少年,如果一項運動能夠引起青少年的興趣,那么孩子們在進行這項運動的時候就會更積極、更主動。孩子們只要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參與這項運動,就根本不用任何人去催促去強制。只有在這種情況下,這個運動項目才有了真正的活力。而我們現在的教學項目,除了個別運動項目還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外,大部分都是一些乏善可陳,很難調動起學生的興趣,這不得不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體育課都像做游戲一樣,讓無論什么樣的學生在這節課里都能在身心放松的情況下,去全神貫注地參與進去,是不是效果要比填鴨式的教學要好的多呢?答案不言有喻。
三、體育教學要考慮得長遠一些
我常看到,一些人在城市的廣場上跳舞。這些人年齡各異,職業各異,性格各異,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跳舞。但這并不是他們的直接目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呢?有的是為了減肥,有的是為了抗病,有的是為了放松身心……這是什么,這才應該是體育運動的初衷嘛。我還看到,有些孩子們在路邊跳街舞,跳得很投入,很盡興。我們的體育教學為什么就不能引進一些這樣的流行元素,讓學生盡情地徜徉在體育的世界呢?
我想,我們的體育教育要考慮得長遠一些。要有符合青少年口味的時尚元素,也要考慮到將來他們是要長大的,是要參加工作的,是要生兒育女的。那么,我們在不同的教育階段把這些不同的東西都交給他們,不好嗎?我覺得,讓孩子們跳街舞、大學生跳交誼舞可以有,而且要提倡,要作為一種比賽項目。我們的體育教育不但要考慮到他們今天是個孩子,還要考慮到明天他們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后天他們也會是老頭老太太。
四、我們的體育項目要更符合普通人
現在奧運會賽場上的許多項目已經演化成重金打造的競技表演項目,他們是在挑戰人的運動生理極限,并不適合普通人作為鍛煉項目進行。現實中,有許多運動項目是受條件限制的,很多項目普通人一生也未必接觸過,那么這種體育項目對普通人來講,就不應該是一種鍛煉項目。比如:網球、高爾夫,高臺跳水。這些項目對普通人來講,不但是技術上的障礙,更存在場地、設施上的不現實。
那么,我們的科學家們能不能開發出一些對老百姓來講廉價一點兒的,讓老百姓玩得起的體育項目呢。我想如果能,那么我們的人民醫院里也許會少一些人。
我們經常講,要從實際出發,那么我們的體育教學也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興趣,調整教學模式,根據國民的需求,做出取舍,根據條件的限制,發明創造。我認為這才是體育教育中的從實際出發。
(作者單位 河南省西華縣城關初級中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