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國,五千年的積淀,五千年的文明,五千年的傳承。當習主席吹響了中國復興的號角,作為教師的我深刻理解了“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深刻內涵,我的“教育夢”,我的“公正夢”在這里起航——堅守公正的生命線,讓教育行業形成和睦、團結的風氣,調動教師對教育的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堅守公正是維護公平正義的前提。“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光輝”,它是社會穩定的天平,是人類良知的聲音,是學校教師樂于奉獻的前提,是教師積極工作的動力,是維系良好合作的前提。作為一名班主任,維護班級公平,伸張正義,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領全校不斷樹立新風,激發干勁,堅守這道公正生命線,責無旁貸。學生因為教師的公正而尊敬教師,才能“親其師,信其道”!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堅持公正處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教師要給予學生平等的話語權,在思想、作風、儀表等方面都要影響學生。教師只有“美其德,慎其行”,才能讓學生在平等的氛圍中獲得教育,讓學生獲得真民主,在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踏實肯干是實現學校發展的動力,公正為其搭建了平臺。教師的機會均等是“教育夢”實現的必然路徑,是教師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有教無類”即教育機會均等,是教育公平。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教育機會均等至少包含四點內容:一是起點上的均等,指每個人都不受任何歧視的享有接受教育、學習的機會;二是教育過程上的均等,指以平等為基礎原則對待具有不同社會背景的人;三是教育結果上的均等,是促使學業成就的機會平等;四是教育影響生活前景的機會均等,在就業、社會關系的建立、財產收入等方面擁有與個人才能相當的成就機會。當然,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均等并不是絕對的平等,是有條件的、在一定范圍內的均等。美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學家科爾曼曾指出:“教育機會均等只可能是一種接近,永遠也不可能完全實現。”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實現教育夢,任重而道遠。“公正夢”沒有綻放,“教育夢”又如何實現?從根本上說,我們每個中國人夢想生長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公正夢”。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夢想,都有“公正夢”的成長相伴。“公正夢”引領“教育夢”的航行,“教育夢”助力“公正夢”的騰飛。中國社會需要公正,只有公正,社會才能發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時一事做到公正并不難,難的是一以貫之堅持、時時處處踐行,以執著的追求、高尚的人格、不懈的追求,切實把公正的原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始終做公正的表率,為實現我的教育夢、我的青春夢而努力。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大慶市萬寶學校)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