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幼兒較好地適應小學生生活的基礎。”
關鍵詞:幼小銜接;自理能力;個性品質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wěn)過渡的教育過程。從幼兒到小學生,這是每一個人所必須經(jīng)歷的,通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幼兒教師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切實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一、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為入學奠基
孩子上了小學,學習就成為他們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這與在幼兒園以玩為主的活動形式完全不同。如果孩子沒有做好入學準備就會對今后的學校生活產生不良的影響。目前,幼兒園很重視對大班幼兒任務意識的培養(yǎng),比如,升入大班后,幼兒教師會有意識地布置一些口頭作業(yè)。在具體的做法上可以采取提醒和及時鼓勵的方法,如果孩子忘記了或者沒完成任務,家長應該給予及時的提醒、幫助和鼓勵,而不是在教師面前替孩子找借口和理由——輕易地錯過培養(yǎng)孩子任務意識的機會。
二、培養(yǎng)幼兒的服務能力,為學習鋪路
適齡兒童在進入小學以后,會感到與幼兒園的生活有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上了小學的孩子需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所以,在幼兒園,我們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游戲來強化幼兒的自理能力,比如,整理小書包比賽、穿脫衣服比賽、對錯問答游戲等,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理意識和能力。
三、培養(yǎng)幼兒的個性品質,為成長架橋
大多數(shù)孩子入學時還沒有良好的與人交往的能力或較穩(wěn)定的情緒,他們需要相關的個性品質來適應學校生活,形成這一切需要時間和訓練。在幼兒園我們應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強化孩子們良好品質的形成,這些品質包括:自信、獨立、動力、好奇心、毅力、合作等。
四、培養(yǎng)幼兒的評價意識,為發(fā)展護航
為了更好地貫徹《綱要》精神,教師嘗試把教育工作的著眼點放在每個幼兒身上,在對幼兒評價時,班班盡顯特色,比如,對學生的進步進行評價使教師的教育觀念也得到不斷轉變:在關注幼兒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改變了平時對幼兒的主觀臆斷,比較科學地了解每個幼兒的發(fā)展水平,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所進步;教師能夠在平時的工作中更細心地了解、觀察每個孩子,寫好評語。
重視學前教育,抓好幼小銜接工作,確實是一項艱巨而重要的工作。為了孩子們的明天,更為祖國的明天,讓我們都來共同努力,抓好這一關鍵時期的工作!
(作者單位 吉林省東遼縣安恕鎮(zhèn)中心幼兒園)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