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材既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主要依據,又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憑借和載體。熟知教材設計意圖,明確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挖掘教材素材對于提升教師的業務素質、專業水平,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化學;粗鹽提純;素材
一、背景材料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下冊,第87~88頁,“實驗活動8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該內容出現在“第十一單元鹽化肥”中,教師在對該內容進行新授課時,重在引導學生初步體驗、學會和了解這種分離可溶物和不可溶物的方法,課程設計分為實驗目的、實驗用品、實驗步驟、問題與交流四個板塊。
二、素材的挖掘和應用
在學生完成實驗與探究“粗鹽提純”的基礎上,教師可從這幾方面加強引導:
1.培養知識的應用意識
分離和提純物質是生產生活中一種重要的科學技術。“粗鹽提純”這一實驗活動較好地呈現出分離提純物質的基本思路、操作步驟等。在初中化學教材中還隱含著許多相關的素材,如,用過氧化氫、氯酸鉀、高錳酸鉀制氧中二氧化錳、氯化鉀等的回收利用,“溶解度”課題中,探究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中硝酸鉀的分離和回收等。這些素材的挖掘既有利于學生掌握“粗鹽提純”這一實驗操作的原理、操作步驟、適用范圍,又利于學生樹立積極思考、挖掘教材、綠色化學的意識。
2.加強知識的延伸和拓展
對于該問題,筆者是這樣設計的問題:
(3)第(2)問中反應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會發生哪些反應?充分反應后的剩余溶液中的溶質主要是什么?蒸干該溶液得到的固體是純凈物嗎?若為混合物,如何提純?
教材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挖掘的素材,合理巧妙地挖掘這些素材能更好地發揮教材的作用,既能減少課業負擔,又能讓學生學得輕松,更用不著追求其他大量的教輔資料和大量練習題。合理把握教材、應用教材、挖掘教材是優秀教師的能力所在。
參考文獻:
[1]曹洪昌.化學教學最優化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陳宏基.對教材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惠州大學理工學院,2006(04).
[3]張洪舜.如何挖掘高中化學教材開篇章節內容的引領作用:“粗鹽提純實驗”的問題解決式探究教學設計.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作者單位 重慶市北碚區水土鎮第一初級中學校)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