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教學是把教學內容,尤其是教學重點、難點與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恰當地安排在教學過程中的一種輔助教學形式。科學課堂中開展游戲教學應遵循“寓教于樂”的原則,組織時應講究實、巧。科學游戲教學能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強化記憶、消化知識,便于提高學生探究世界的能力和勇于創新的精神。因此,在科學課堂教學中適時組織學生進行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干,“賽”中增勇氣,就會達到奇妙的教學效果。
一、以實為根本,讓游戲服務于科學課堂教學
在游戲教學中,孩子們是好動的、好奇的。他們樂于參與,善于表現自己較強的欲望。教學中應注意游戲活動設計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結合。所選擇的游戲應當圍繞教學目標,在游戲中學習知識,鍛煉自己,培養能力。用貼近生活的事例和語言進行課堂教學,使學生在親身體會和切身經歷中學到知識。
1.增添趣味,培養技能
從事任何活動都需要有興趣,而在科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講授《動物的生命周期》時設計游戲“‘膽小’的螞蟻”,在螞蟻洞旁邊找一群螞蟻,然后對著那群螞蟻輕輕呼氣,讓學生耐心觀察,會看到什么情景,過兩分鐘,停止對螞蟻呼氣,結果又怎樣。同學們先是發現螞蟻很恐慌,四處亂跑。停止對著螞蟻呼氣,螞蟻又迅速恢復正常活動。先讓學生討論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最后教師講授原來是因為螞蟻觸角上的感受器可以感受到人在呼氣時排出的二氧化碳,并把它視為一種威脅。于是螞蟻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發出警告信號,其他螞蟻接受到這個信號后,就驚恐不安,四處亂跑。如此挖掘科學課的趣味性,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為學生掌握科學技能奠定了基礎。
2.設置情境,養成習慣
現階段,科學教學改革非常活躍,如,情境教學、快樂教學、成功教學、生態教學等新教學理念的引入,各種教學模式不斷推陳出新,對提高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對促進學生學好科學知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在上《植物的生長變化》時,教師讓學生自主地種植牽牛花,以“沒有‘骨氣’的牽牛花”為游戲創設情境激趣。在這個活靈活現的游戲中,每個學生都顯得自由、自主,興趣盎然。課后全體學生都種植了牽牛花,體驗了成功的樂趣,促進了學習習慣的養成。
二、以巧為策略,將游戲穿插于科學課堂教學
教學游戲的運用并不意味著整個課堂充滿游戲,也不意味著每一節課都非要安排游戲不可。其實不同的課中,不同的游戲所運用的時機也不同。故而,教師應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課堂教學具體情況等巧妙安排,靈活運用。
1.巧借游戲,課前導入
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濃厚的興趣,他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思考。用游戲導入新課則會讓學生立刻進入角色,勾起求知欲,燃起思維火花。如,在學習《我們知道的磁鐵》一課時,設計一個“愛鈔票的磁鐵”的游戲,學生馬上興趣盎然,進入狀態。通過親身體驗,激烈爭論,對磁鐵的磁性有了感性上的認識,為后面的學習作了鋪墊和準備。這樣就使“無形”的理論,“有形”地迎刃而解了。因此,引人入勝的導入游戲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感官,啟發他們的思維,又能使學生在參與的同時,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增強了體驗和認識。
2.巧設游戲,營造氛圍
兒童的天性愛玩、愛動,而且注意力集中不持久。在教學過程中,若把游戲引入課堂,寓教學于游戲中,就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中掌握科學知識。當學生的臉上出現“迷茫”“困惑”“無聊”的神情時,教師可以設計游戲來解這“燃眉之急”。如,在研究《水和水蒸氣》一課時,完成實驗得出規律后,可設計一個“不濕手的水”的游戲:輪流讓幾位學生上臺試驗。此刻,學生定會喜形于色,指手畫腳,躍躍欲試加入游戲行列,頃刻間枯燥的文字規律變成了有趣的生活游戲,既活潑了課堂氣氛,又將教與學收到了事半功倍、學而不厭的效果。
3.巧用游戲,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樂”指的正是“興趣”。采用游戲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用興趣來激活他們的思維,喚起他們的學習注意力,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去,真正成為一堂課的主人。例如,教學《氣體的熱脹冷縮》時,教師教學生做“噴泉”實驗,即把一個帶有玻璃管的瓶塞塞到裝有少量冷水的燒瓶口上,玻璃管插入瓶底,用一杯熱水澆燒瓶,燒瓶內的冷水便會立即從玻璃管口噴出一米多高。學生被這一新奇的現象所吸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啟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4.巧排游戲,課堂收尾
俗話說:“編筐編簍,貴在收口”,一堂生動活潑的課,高潮迭起,學生興趣很濃,如何把握結尾,既能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又能給學生留下無窮的回味和思考?一個簡單的游戲就能實現。如,學習《蠶的生命周期》一課后用“我是蠶寶寶”為題目作自我介紹演講;在教授《水的三態變化》時進行“我是小記者”的問答游戲等,使學生在快樂中系統知識,從而取得“課雖盡而思無盡,樂雖止而趣無窮”的效果。
總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創設有知識性、目的性、趣味性的科學游戲,讓學生去體驗,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啟迪了學生的智慧,滋養了學生的心靈,又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讓學生享受到游戲科學教學帶來的樂趣。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海石灣第四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