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高中銜接教與學方法的研究是值得教師反思的一個問題,首先從教學實際出發,提出問題,然后分析了當今的教學狀況,提出了知識點思維導向性的觀點,并以三個案例:有關氧化還原反應;有關離子反應;有關化學計算為例,提出搭建思維階梯的重要性,從而給學生一個思維導向。
關鍵詞:初高中銜接;思維導向性;思維階梯
一、問題的提出
初高中銜接,是高一化學教學中師生共同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初三教師值得反思和推敲的話題。本人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同行的感受以及一些大學學生的看法對2009-2010屆初三學生制訂針對性的措施,并對他們高一的學習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在銜接問題上取得了較好效果。
二、教學狀況
1.教師的教學狀況
從對新課程化學教學調研情況看,有很多教師多年來一直帶高中化學,對初中化學教材很不熟悉,而一些初中教師常年帶初三,對高中化學教材也很陌生,因此,在教學中常常出現內容脫節的現象,很難把初高中新教材內容有機地銜接起來,嚴重地影響了教學效率的提高。由此可見,加強對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方法的研究,是提高新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2.學生的學習狀況
本人所在的學校學生生源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學習習慣好,思維靈活,有的學生學習習慣差,思維混亂,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在教學過程中也應注意方法的使用。高一年級的學生生源質量相對均衡,因為他們是通過中考選拔的,因此,相對來說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更強。
3.教材的狀況
江蘇省從2004年初三開始使用新課標配套教材,從2005年高一開始使用新課標配套教材,筆者所在地使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新問題,感覺有必要重新審視初高中化學學習銜接這一課題。
三、問題的解決
針對上述出現的教學狀況,我們有必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提高,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本人認為從思維導向性著手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學生的思維習慣養成了,他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下面筆者從初高中銜接的障礙談談如何利用思維導向性來初步探究解決這個障礙的方法。
1.初高中銜接的障礙
每一個年級在知識銜接上學生可能會遇到一定的障礙,對于化學這門學科,它又有其獨特的地方,下面首先來分析一下學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障礙。
(1)認識的障礙
從初中化學到高中化學,對物質及其變化的認識將經歷一個從定性到定量的轉變,即不僅在更大的范圍內學習物質性質,還要求從定量的角度去研究物質組成及其變/gqTZ5TWKJVRzTop7e8Zdg==化。初中也涉及了一些定量關系但比較簡單,高中是以物質的量為中心聯系物質的質量、數量、氣體體積、溶液的濃度,使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定量計算變得簡單明了,提高了對化學計算的要求,使計算更好地為研究物質及其變化服務。
(2)知識的障礙
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其教學目標主要是使學生具備基本素質,知識比較淺顯,不強調系統性。高中化學是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知識逐漸系統化、整體化,要求學生能把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具體問題,并且還能在實際應用中有所創新。
(3)思維的障礙
初中學習要求學生主要是記憶、重現、簡單模仿,而高中化學知識復雜,概念多、理論性強,學生必須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和領悟,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對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
2.如何解決初高中銜接障礙
上面是對學生在初高中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從中可以看出解決學生在學習時存在問題的重要性。本人在教學的實際過程當中,也發現有一些問題用初中的知識很難解釋,而學生又有很強的求知欲望,因此,如何掌握回答的技巧是一個值得初三教師認真對待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學生的思維導向,備課過程中建立思維導圖,課堂上給學生搭建思維梯度,這些可以使教學過程以及與學生的交流過程都受益匪淺。
思維導圖的建立其實是提高備課質量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減負增效的重要措施。它不同于一般的框圖,而是設計一個教學途徑或方法等思維過程,連接每個知識點,就像橋梁一樣實現知識點的互通,這樣做的好處是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是死背教案,從而使教師備課的過程實現了創新。
總而言之,初高中化學知識的銜接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本人提出的思維導向性的問題只是一個初步的探索,可能還需要時間的驗證,值得我們進一步的研究。總的來說,努力排除障礙,實現教學的順利銜接是教師的職責,具體來說就是:教師搭建知識臺階、填補知識漏洞;學生學會主動學習、養成良好習慣;克服心理障礙、增強學習信心。
參考文獻:
[1]黃建華.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銜接教學的組織與實施.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11):31-32.
[2]李克森.初高中銜接的誤區與對策.教學與管理,2007(7): 25-27.
[3]汪東輝.淺析新課標下的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化學教育, 2007(7):25-27.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新集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