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院校是我國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為了讓使學生成為優秀的技術性人才,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為社會做出貢獻,教師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就中職計算機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進行探索。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在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也就使得計算機能力成為衡量社會人才的一個標準。因此,對于培養技術型人才的中職院校,必須提高計算機教學,旨在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寬松的學習環境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土壤,是激發學生積極探究的動力,是學生強烈求知欲產生的關鍵,而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良好學習氛圍的前提。正如俗話說的“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保障。因此,教學中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由“統治者”向“引路者”轉變,與學生融為一體,和學生站在同一個平臺上相互探究、平等交流,做交流中的“首席”,做討論的“裁判”,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充分備課,把握目標
備課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可以說充分的備課是高效課堂構建的保證。中職計算機備課有別于普通高中,必須從中職學生學情出發,才能真正優化備課環節。
1.明確職業崗位對學生能力的要求
職業院校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就業,是為了學生更快地適應職業,滿足崗位提出的能力要求,所以,在中職計算機教學備課中,教師必須明確與專業相符合的職業崗位所提出的能力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課,確定教學目標和任務,為高校課堂構建提供保證。
2.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
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學生所學的專業、總體特征、愛好等,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以此為據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備好每一節課。
三、清晰、準確、富有活力的教學語言
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教學語言不僅僅在于科學性、規范性和邏輯性,還在于藝術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借助語言的形式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可以說教學語言既能成為學生思維萌發的春風,又能成為凋零學生思維發展的秋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優化教學語言,提高計算機教學語言水平。既要能把模糊的概念講得清晰,又要能把雜亂的知識講得有條有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既要把枯燥的知識講得生動有趣,又要能夠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探索。
四、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教學手段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教學中要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從而實現高效課堂。下面講授幾種教學方法:
1.激趣導課
教學過程是學生的認知過程,因此,必須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方式進行設計,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習“Word應用”的時候,我運用多媒體演示一份由Word所編輯的學生感興趣的板報。這份板報中包含了豐富的形式,有文字、有圖表、有表格、有圖片,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學生的制作欲望,這樣就順理成章地引入了當堂課的學習。
2.創設教學情境
計算機語言非常理論化,如果以純理論教學,那么勢必會導致學生失去興趣,甚至不理解知識。因此,教學中合理地設計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如,學習“Excel”的時候,我在講解知識點的時候,讓學生建立一份班級通訊錄,包括學生的姓名、性別、手機號、郵箱、QQ號、家庭住址等,讓學生自己實際操作、編輯,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對知識的難點、重點、易錯點有了深切的體會,也就會自主地加強防范,進而提高了實際應用的能力,實現了教學目標。
3.小組討論教學
一個人的思維能力是有限的,中職學生又在獨立思考能力上有所欠缺,所以,要經常借助小組討論這樣的教學形式,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和交流,使每個學生的思想有一個融合的契機,在不斷的討論中促進自我發展。
4.有效評價,挖掘學生的潛力
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要能夠正確地對學生進行評價,才能促使學生在計算機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習自信心,逐漸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通過有效的評價挖掘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總之,提高中職計算機教學效率還有很多方法,仍需我們不斷地探索、研究,我們要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計算機課堂變得生動高效而富有活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郭愛瑞.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改革的反思[J].課外閱讀:中,2013(04).
[2]仲正華.改進方法,提高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效率[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3).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臺第二職業高級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