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軍 李永勝 唐芬 譚萃 林夢蘭 張磊
【摘 要】目的以及重要性:了解韶山市農民對韶山醫療文化包括新農合的認知及其滿意程度,并研究新農合影響,完善新農合政策提供依據。了解韶山醫療文化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發表我們對韶山醫療文化發展的看法,希望能對韶山醫療事業的發展產生幫助。研究的內容 :對韶山人民參加新農合情況進行了了解,以及其對新制度的滿意度,還有某些存在在韶山醫療體制中的問題,詳細內容見附錄。
方法 :采抽樣法 在韶山市隨機抽取1000人進行調查。結果: 在調查人群中78%的人參加了新農合,65%的人認為新農合對患者的生活負擔有所改善。16%的人認為減輕了很多。只有25%的受訪人群對韶山的醫療狀況很滿意。其中65%的人認為韶山的醫療情況一般。10%的人對現有醫療狀況表示不滿意。 新農合服務對緩解農民就醫起到非常積極作用。但在報銷比例,管理方面,宣傳工作上還有待提高。
【關鍵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韶山醫療文化;認知;滿意度;發展現狀
一、引言
新農合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農民醫療互助政策。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明確提出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農民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自2003年開始試點,今年6月1日起韶山正式試行《韶山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鄉鎮衛生院住院起付外基本醫療費用全報銷》制度。凡是韶山市農村戶籍的人員,自愿參加。五保戶,低保戶,優撫軍人的參合資金由民政局代繳,有第二代新版殘疾證的殘疾人由市殘聯代繳。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50元。2012年開始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補助標準由200元每人/年提高到每人每年250元。報銷比例在2010年的基礎上提高10%。參合患者年度內累計報銷提高到80000元,無責任方的意外傷害報銷限額提高到8000元。新農合制度自實施以來,財政補貼標準,報銷比例,補貼封頂線不斷提高,受益面每年擴大,使新農合保障水平越來越高參合的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本調查為了了解韶山市新農合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問題,評價新農合實施效果及完善新農合制度提供依據。
二、資料來源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采取抽樣方法,在韶山市及其鄉鎮1000人對其進行問卷調查和訪問。
(二)調查方法
由調查員組成2人調查小組采取已經設計好的調查問卷對當地人進行調查。
(三)調查內容
(1)調查對象的社會人口學特征。
(2)對新農合的認知和參合情況。
(3) 對新農合和對韶山現有醫療狀況的滿意程度。
(4)對山東濟寧“先看病,后交錢”做法的看法。
三、調查結果
(一)調查對象人口學的基本特征
在本次調查的1000人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15-30歲23%,30-60歲69%,60歲以上8%。其中健康人群64%,病人16%,醫護人員10%。
(二)新農合的參合和認知狀況
在調查人群中78%的人參加了新農合,14%的受訪人群參加城鎮醫保。8%沒有參加醫保。其中17%的人認為當地醫療保險報銷50%-80%,43%認為70%-80%,40%的受訪群眾對醫療狀況不清楚。根據官方資料,韶山市人民在省級定點醫院55%,市級65%,縣級75%,鄉級85%。
(三)對新農合和對韶山現醫療狀況的滿意情況
在調查人群中78%的人參加了新農合,65%的人認為新農合對患者的生活負擔有所改善。16%的人認為減輕了很多。其中65%的人認為韶山的醫療情況一般。25%對受訪人群對韶山的醫療狀況很滿意。10%的人對現有醫療狀況表示不滿意。對于農村和城市醫療,48.8%的受訪人群認為存在很大差距,46.5%表示存在差但不大。4.7%認為沒差距。
(四)對山東濟寧“先交錢,后看病”做法的看法
因前段時間山東濟寧“先交錢,后看病”政策倍受社會關注,本調查小組特地在該問卷中設計該問題,探究其對韶山普通百姓的影響程度。其中60.8%的受訪群眾表示沒聽過,8.1%表示聽說過,且有一定了解。31.1%表示聽說過但不了解。81.25%人群希望該政策能在當地實現,可以緩解其經濟壓力。10.4%表示無所謂。8.35%表示希望不大。
四、分析和建議
(一)分析情況
在前往韶山調研前,我隊曾對韶山的地理,經濟,歷史,文化,以及醫療情況等進行了全面的網上查詢,重點對韶山的醫療現況以及群眾所反映的問題進行了了解,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的湘中丘陵區,現為湘潭的附屬縣,面積247.3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1.8萬,作為毛澤東故居的韶山,經濟的發展主要以第三產業為主,環境衛生方面推行衛生整改政策,特別是在醫療方面,官網表示:為了進一步整頓和規范韶山醫療服務市場秩序,于2012年7月1日實行醫療機構專項整治工作,查處各種違反法律的行為。另外,2012年3月韶山衛生局官網表示有舉辦"愛心獻韶山,真情暖人心“的義診活動,并且韶山實現了城鄉衛生一體化,可見韶山政府,韶山市衛生局在醫療方面一直在不斷作出改進。韶山城鄉居民在新農合或者城鎮醫保報銷率達到80%,并且在今年6月1日,韶山市衛生局表示正式在韶山如意鄉試行《韶山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鄉鎮衛生院住院起付外基本醫療費用全報銷》制度,即該市所有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在鄉鎮衛生院住院除起付100元以外,基本醫療費用全部免費,8天后,每隔3天交100元起付費,并且實行“基藥進村,村民買藥不再貴”。
但是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在問卷中,我團隊提到了《韶山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鄉鎮衛生院住院起付外基本醫療費用全報銷》制度,但在對各類人員進行了解中發現大部分人都沒有聽說過此制度的試行,而且其中包括部分如意鄉的人;這一 現象充分表示韶山政府以及各鄉鎮醫院對于試行中的新制度宣傳力度有待提高,只有當更多韶山人民體驗了這項制度才能更好的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對此項制度的滿意度,最后達成共識決定是否推行此制度,而且絕大多數村民是通過村里宣傳來了解新農合等醫療制度的,雖然官方網將所有信息公布于網絡,并且有實行“3251”工程,表示衛生信息共同分享,但有電腦的還是占少數。
另外,我隊針對百姓呼聲中多次出現的“在韶山老師醫療門診費未按工資比例發給,老師每人每年只有400元門診費,其余全由個人承擔,而其他工作崗位上的工作人員都按工資比例發放”問題對韶山少數老師進行了詢問,老師們表示確有此事,并且在每年的400元中要在三月份扣去教師130元所謂大病醫療和意外事故保險費(教師之外的職工這筆錢都是公款支付的),而且有老師表示400元的門診費還發放不及時,在網上多次發布未能引起政府重視,<<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的待遇不低于公務員,針對這個問題我隊向當地衛生局提出疑問,把教師們的想法訴說給了相關人員,但衛生局未給出明確答復,只是表示在這個問題上有待考究。從這個問題上來說,在醫療補助的公平性不夠是主要原因,上層機構沒有及時發放門診費,以及衛生部門沒有及時關注教師的反映,成了問題發生的重要原因。
此外城鄉發展問題是中國普遍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經濟發展的差異是導致韶山醫療文化城鄉發展差異的最主要原因,雖然韶山努力推進城鄉衛生一體化,但95.3%的人認為韶山城鄉存在差異,有48.8%的人認為韶山城鄉醫療存在很大差距,其中具體表現在儀器設備的檔次,醫院檔次,以及醫術等。
針對山東濟寧讓人人享有生命綠色通道的“先治病,后交錢”政策,雖然在調研過程中,60.8%的受訪人群表示沒有聽說過,但是在我隊隊員的解釋后,81.25%的受訪人群表示希望在當地實行此政策,并且表示普遍會自覺遵守此政策的規則。“先看病、后付費”服務模式,主要的服務人群是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患者和“三無”病人(無姓名、無住址、無陪人),以及非意外傷害病人。對這部分符合條件的住院患者全部納入“先看病后付費”管理,實行住院“零押金”。病人只需與醫院簽訂協議,約定出院結算時向醫院一次性交納個人承擔費用即可。 當問道,如果將在當地實行“先治病,后付錢”政策,有部分醫護人員表示,首先要讓醫院和病人雙方都理清治病救助與合作醫療的關系,并且政府需要多擔待在結算方面的溝通,以及溝通方式要先明確。政府在支持力度方面要加強。
(二)對策與建議
第一, 加強對新農合制度的宣傳,繼續加強農村村委的宣傳工作,同時配合韶山市電視臺,韶山報紙,網絡等傳媒機構加強宣傳,當地韶山衛生局和韶山醫院加強配合,增加定期到韶山鄉村進行義診的次數,并親自宣傳。將醫療報銷基本項目公布于報銷部門的宣傳欄和各就診點。對群眾公開報銷,明確報銷比例。
第二,政府和當地衛生部門要加大對韶山鄉村地區的醫療投入,引進先進設備,加強與醫學院校合作,定向培養專門性人才,公開向外引進先進人才,提高基層衛生技術人員水平和技能,改善當地醫療環境。鼓勵優秀醫療人才下鄉實干,能進一步促進城鄉醫療文化的一體化同時完善醫生收入機制,醫藥分開,使其真正服務于病人。
第三,注重當地醫療文化的公平性,相關衛生部門多關注網上對于醫療問題的百姓呼聲,能讓老百姓感覺到政府部門的關注。按時公開資金的使用方向及額度,增強資金監管透明度,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韶山的覆蓋面。另外可以在醫院或者相關衛生部門增設意見箱,及時吸取群眾意見,可以更好的得到群眾的認可和支持。緩解緊張的醫患關系以及官民關系。
第四,增設診所和醫院,特別是全科醫院,讓老百姓有處可醫。進一步嚴查亂收費現象,規范醫院及部分醫生的的行為。政府要將政策落到實處,做到言行一致。第五,考慮到韶山縣作為湘潭的附屬縣,面積和發展狀況比較適合“先治病后付錢”政策的要求,再結合韶山1000名受訪人員中對先治病后付錢的肯定,可以考慮在韶山試行“先治病,后付錢”政策,讓老百姓和政府共同評判此政策對于當地的實用性。改善政府在人們心中的形象。
五、小結
本次調研的目的性很強,旨在了解韶山市農民對韶山醫療文化包括新農合的認知及其滿意程度,并研究新農合影響,完善新農合政策提供依據。了解韶山醫療文化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根據調查結果和存在的問題,調研小組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和可行的措施,希望能對韶山醫療事業的發展產生幫助。
參考文獻:
[1] 劉瑜.溫州民間醫療文化現狀調查與思考[J].溫州醫學院學報,2012,42(3).
[2]劉建民.新農村建設中文化與醫療2個維度的歷史解讀[J].安徽農業科學,2012,(7).
[3] 何助芳.基層醫療機構文化建設探索[J].企業家天地(下旬刊),20ll,(5).
[4] 黃焱,胡喆,李智潔.加強社區衛生文化建設,提升社區衛生服務內涵[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9).
[5]張曉霞.大力促進和諧衛生文化建設的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07,27(10).
[6]張新顏,陳俊國.“以人為中心”的醫療文化體現醫療服務的核心價值觀[J].西北學教育,2006,14(1)
[7]陳同,趙萍.患者安全與醫療系統的持續改進[J].中國醫院,2005,9(2).
[8]孫紅,郭翠玲,高振芬.醫療文化建設與醫療質量的關系[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5,7(3) .
[9]鄭愛英.“關愛孤殘兒童”醫療文化周活動在汕頭展開[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7).
[10]張瑩.論衛生文化[J].現代預防醫學[J],200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