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我的舞臺》這一課時,照例是要求學生在晨讀預習時,給難讀的字標上讀音,并畫出好詞、好句。上課了,當孩子們上黑板標注難讀的字音時,對“興起”一詞中的“興”字到底怎么讀,產生了分歧。有的說,應該讀“興xīng起”,有的說,應該讀“興xìng起”。學生們在喋喋不休地爭論著。
怎么辦?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還是讓他們自己解決?這學期,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和學生們有過約定,學生能解決的問題老師絕不“攙和”。于是我就撒了個謊:“告訴大家,老師也不知道到底該讀什么,要不,你們找找依據,看看讀哪個音?”
學生不爭論了,開始翻開了字典。
“老師,我早查過字典了,應該讀興xīng起,字典上在興xīng這個讀音里,有這個詞,興xīng起。”
我讓他用大屏幕展示給同學們看,學生都看到了,確實如他所說,字典上明明白白標著,“興xīng起,開始出現并興盛”。
“念興xīng起,對不對?”
“是!”同學們異口同聲。因為字典上都這樣說了,應該是準確無誤了。
“我們要不要再讀讀課本,看看那句話?”
學生們“盯”起課本上的那句話。
“老師,我知道了,‘小花貓看得興起’,這里的‘興起’不是開始出現并興盛的意思,而是產生了興趣,所以在這里這個詞不能念興xīng起,應該讀興xìng起,因為它是興趣的意思。”一個學生站起來說。
“看看這個同學多聰明啊,他靠著自己的判斷,敢于否定字典上的結論,得出了‘興起’的正確讀音。我們學習知識,就要這樣,不要輕易相信字典上、書本上和老師講解的內容,凡事都要靠自己聰明的大腦來做出判斷。”
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很簡單,可是學生能思考得這么多,爭論得那么激烈,獲得如此深刻的感受嗎?其實,在課堂上多放手,不去教,不是老師不負責任。做“甩手掌柜”,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是遇到問題,多用點撥,讓學生靠自己的理解、判斷、合作、探究去解決。放手,不去教,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體驗到自我發現的意義和快樂,會在學習中找到不斷前進的動力。放手,不去教,你會發現你以為的重點甚至難點內容,學生通過積極思維,他們也都能夠自己解決;你會看到學生是很聰明的,他們不時蹦出智慧的火花,使你歡欣鼓舞,暗自高興。
放手,不去教,你會不時收獲到意外的快樂和驚喜……
(作者單位:山東省莒縣小店鎮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