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風風火火地進行了十一個年頭,這十一年來,通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們不斷的學習、實踐和創新,新課程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無論是從教材的編排上,還是從教學的目標上來看,新課程改革都有了新的內容和要求,幾年來的教學實踐,對新課程改革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和感悟。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
幾年來,我一直從事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新課程改革在識字這一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識字量增大是其最主要的特點。面對剛剛進入小學不久的孩子,讓他們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識字量,在實際的教學中,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學生存在地域差異,學生之間又存在個體差異,但是我們又不得不去努力。識字教學是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的基礎,識字能力是整個學習能力的基礎,因此,我們在平時的識字教學中必須要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思維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單純的學習生字,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枯燥無味的事情。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地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才能使他們自覺地去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只有激發了學生對識字的興趣,才能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我們應盡量為孩子創設富有情趣的識字環境。例如,在一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中,孩子首先接觸的一些生字是口、耳、目、羊、馬、禾等,這些字在構造上都極富趣味性,在教學時,可以制作成有趣的課件,展示這些漢字的構造,讓孩子對中國的漢字感興趣。其次,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根據不同字的含義,配以相應的圖片和聲音,這既能加深孩子對生字的記憶,更能激發孩子對識字的興趣。再有便是可以在班上開展一些關于識字方面的語文實踐活動,例如看報、剪字、貼字報,讓學生從報紙上或者是廣告紙,包裝盒上將自己認識的字剪下來,貼在備用紙上,然后張貼在教室的成果欄中。還可舉行識字比賽,通過比一比,學一學,孩子們逐步認識到識字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他們識字的欲望。
二、靈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1.直觀教具輔助識字
直觀教具能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化,很好地表現漢字的音形
義,便于學生理解。例如,教“大”和“小”時,可以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區別一個籃球,一個皮球。學生通過觀察區別,感受這兩個物體是同一類,但有大小之別,然后讓學生記住籃球大,皮球小,太陽大,地球小,“大”和“小”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直觀教具包括幻燈、圖片、實物、模型等,這一方法充分遵循了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2.互動游戲引導學生識字
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一堂課,如果讓孩子在有趣的游戲中度過,他們會覺得身心愉悅,也更樂于接受新的知識。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游戲來進行識字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3.圖畫動畫便于學生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引導學生想象,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簡筆畫言簡意賅、形象生動,而且內涵豐富,給人以極大的想象空間。低年級兒童對圖畫的興趣濃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思維動畫”,如,教學“跳、扔、舉、拍、掃、洗、刷、端”一課時,學生運用想象,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讓字形在腦海里如動畫般流出來,讓一個個靜止的生字都活起來,初步培養他們的識字能力。給字配“畫”恰當地結合在圖畫與文的巧妙聯系中,豐富了學生的想象,使學生生動地識字,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4.辨析比較法教會識字
為了加強記憶,更好地區別字形,激發學生的興趣,根據字的間架結構相近或字音相同來歸類識字,進行分析比較,使學生記得住。在識字過程中,教者在教“炮”時,就以熟字“包”為聲旁,以點帶面的方法,引出“炮、泡、飽、抱、跑、袍”等字連起來學。告訴學生這樣記憶:有水冒氣泡,點火為放炮,有食就吃飽,有足就會跑,伸手去擁抱,有衣穿長袍。
5.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識字
生活即教育,教師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兒童的興趣出發,開展實踐活動,有助于識字教學。如采取模擬、創設情境的辦法讓兒童識字,像舉辦“娃娃超市”“動物運動會”“秋天的田野”“我當小導游”“逛商店”等活動,活動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兒童盡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周圍環境,以吸收各種信息,擴展想象和思維的空間。因此,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于識字,善于識字后,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例如,去逛超市時認讀超市里各種商品上的字,逛街時各種廣告牌上的字,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悉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教師注重教給學生方法,力求識用結合。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創造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讓識字教學由枯燥變為有趣,由單一變為多樣,讓識字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享受和生活需要,久而久之,學生不僅會在識字的量上產生質的飛躍,而且還能很好地培養他們的識字能力。
參考文獻:
李彩艷.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的探討[J].學園,2012.
(作者單位 山東省青島開發區太行山路小學)